提起学校

大家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

热闹欢腾的操场

宽敞明亮的教室

其实在锡城的校园里

还“藏”着不少文物级建筑

日前

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发布

《关于新命名一批

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通知》

新增17家单位为

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中共有5所学校入选

★ 无锡一中红楼旧址

无锡一中打造以“无锡一中红楼旧址”为主体的“求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基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本地本校的红色资源为载体,八角红楼、一中历史博物馆、江南文脉馆、“求进”青年中心多馆联动,创设情境,建设课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精心打造“浸润式”教育平台,课间红歌、红色主题书架、主题宣传电子屏,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上好三个“第一课”,办好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 唐文治教育事迹展览馆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肇始于1920年的“无锡中学校(私立无锡中学)”,由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出任首任校长。唐文治先生“掌校十年,义不受薪”,为这所学校树立了道德高标,注入了精神血脉,奠定了精神底色。百年来,学校以“文治”为旗帜,用“文治”品牌为学校发展助力。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江苏省普通高中“唐文治·中华德育文化课程基地”育人功能,建有校史馆、唐文治教育事迹和唐调吟诵为主题的场馆,每周开设校本课程《爱国教育家唐文治》以及别具特色的唐调吟诵社团。

★ 锡师附小钟楼旧址

1911年首任校长顾倬于学前街27号创建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高等师范学校)。钟楼建成后,成为师范精神之象征。2016年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搬迁至无锡师范旧址,血脉延续,理念传承。钟楼成为百年附小瞩目的标识,见证了锡师附小集团化办学的高质量发展。附小将传统文化元素纳入学校课程中,利用钟楼二楼开设了昆曲、锡剧、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古韵悠长的钟楼环境,为学子的成长提供了充沛的水分和养料。

★ 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培南小学)

培南小学创建于1928年,由南水仙庙的庙舍改建而成。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锡沦陷后学校被迫停办。1941年春,邱宝瑞受党组织委派,从上海回到无锡从事地下情报收集工作,恢复了学校办学,并任校长,作为搜集情报开展工作的掩护。1946年4月,培南小学成为无锡工委的立足点,周克、诸敏、高山等三任工委书记先后隐蔽在这里。他们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在这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领导着无锡的革命斗争,在这里有着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记忆”。

★ 华圻小学旧址

“华圻小学旧址”位于洛社镇华圻村,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丁熊照先生独资兴建的私立小学,全校占地面积10.5亩。华圻村原名“下圻村”,丁熊照先生将校名“下圻小学”改为华圻小学,意在培养人才,振兴中华。2012年10月,惠山区文物普查办会同市文化遗产局专家赴华圻村调查后,称“该旧址不仅是无锡民族工商业家丁熊照先生为家乡投资教育的最好例证,也是无锡地区乃至江苏省内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民国时期的学校旧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科学研究价值。”

无锡,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而校园里,更是蕴藏着丰富的校史资源,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叶子,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我们一同去探寻这些宝贵的记忆,感受那份独有的文化魅力,在浸润滋养中传承先辈精神,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赶快踏上“红色”之旅

一起来打卡吧~

来源:无锡教育报道

编辑:大春 责编:肖肖 编审:李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