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SpaceNews报道,国际空间站再次发生漏气事件,目前NASA正和俄罗斯配合调查此事,NASA称漏气不会影响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但媒体界人士表示,一再发生的漏气事件严重打击了国际空间站商业运行的信心,NASA曾于此前宣布国际空间站将会运营到2030年,但目前来看有些悬,而西方媒体界则承认,这要看俄罗斯的心情!

每天0.9千克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速度正在加快

国际空间站载人任务的SpaceX Crew-8任务因为恶劣天气推迟到了3月2日发射,在卡纳维拉尔角的39A发射台,预计将四名宇航员送往空间站。在2月28日的发射简报上,NASA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经理乔尔·蒙塔尔巴诺 (Joel Montalbano) 表示,空间站近期漏气问题有点严重,在最近一周以来漏气量有所增加,目前国际空间站正在与俄罗斯讨论处理此事,因为漏气的舱段来自于俄罗斯的Zvezda(星辰号)服务舱。

每天0.9千克:还在继续增加

蒙塔尔巴诺表示,目前国际空间站漏气速度已经达到了0.9千克/天,是之前在Zvezda舱段检测到速度的两倍,蒙塔尔巴诺同时表示这个漏气暂时不会影响国际空间站的运营!空间站总共内部空间大约有1200立方米,假设全部充满一个大气压的空气,那么总重大约为为1551.6千克,要是按这个速度,假设一人体承受极限低气压对比,大概能漏622.8天,一年半多点,看起来确实不用太过担心,漏个一天两天确实没啥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国际空间站内空气也是相当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少量泄露还是可以补充的,比如通过国际空间站储备气瓶,氧气则可以通过水的电解,在比较少的泄漏后保持足够的气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每一千克都是火箭送上去的,要是按每千克1万美元成本计,这一天就要漏掉9000美元,成本确实有点高。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堵上吗?

据NASA在简报中提到的漏气点,应该在与进步号货运空间站对接的PrK舱段上,如下图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模块是进步号货运飞船与星辰号服务舱之间对接的过渡段,2月14日,俄罗斯87号进步号货运飞船发射,并于2月17日凌晨对接于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3吨物资,在Prk过渡段对接打开后,国际空间站就检测到了漏气。

一周前NASA检测到漏气速度增至0.45千克/天,到了目前这个速度已经增加到了0.9千克/天,这个PrK过渡段的漏气问题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最早发现是在2019年,此后俄罗斯航天局和NASA曾组织工程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使用Kapton胶带尝试堵塞泄漏,并且还安装压力表来测量模块上可能导致裂缝的应力,但效果并不好,这次泄露速度越来越快,国际空间站的运营团队感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个Prk过渡段的漏气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不用即可,在进步号货运飞船靠泊国际空间站阶段,只有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需要使用该过渡段保持开启,货物转运完成后即可封闭,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开启,只是近期漏气速度越来越快,这表示由于气压的影响,裂缝可能正在加大,未来如何发展可能无法预料。

国际空间站又双叒叕的漏气:严重影响商业运营的信心

国际空间站漏气已经不是新闻了,国际空间站进入生命周期的后期,漏气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还有一次人为造成的漏气,尽管那次漏气并不影响空间站的结构,但却让一方净土的国际空间站内充满了阴险狡诈的气息,这才是最最可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宇航员挖洞致漏气:居然是要提早回地球了

2018年8月30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国际空间站在8月29日晚间发生空气泄漏,空间站内所有的宇航员都被动员起来查找漏气点,最后确认俄罗斯不久前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的轨道舱为漏气点,原因是其上面有一个大约2毫米直径的贯穿孔直通太空。

这个孔明显就是人为钻出来的,这点确凿无疑,但是制造时遗留还是在轨时钻出来则称为讨论的热点,最后俄罗斯科学家根据碎屑散布的程度以及钻孔时留下的痕迹推断这是在失重条件下人为钻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俄罗斯方宣布该事件已经调查清楚,但一直没有公开到底是哪位宇航员钻出来的,不过俄罗斯媒体已经奉旨泄密称是美国宇航员塞丽娜·奥农-钱赛勒 (Serena Auñón-Chancellor)所为,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尽快返回地球,她可能在轨期间患上了脑部深静脉血栓,这个症状可以简单理解为轻微脑血栓,行动能力不太受影响,不过可能会让人情绪不稳、急躁与没有耐心,从而导致作出不理智的行为(这个案件NASA没有承认,俄罗斯最后也不了了之)。

这个孔最后被俄罗斯宇航员用环氧树脂堵上了,并且由于是轨道舱,在国际空间站上时并无多大用处,返回时也将被丢弃,所以这次并没造成严重后果!但真正的后果是看不到的,因为美俄宇航员之间的信任没有了,在国际空间站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对队友无条件信任是最基本的节操,现在互相怀疑互相猜忌,最终只会让这个团队在未来的工作遭遇难以想象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漏气尽管很严重,但经济损失却几乎没有,当然除了调查的人力物力,然而此后有两次著名的漏气却至少造成上亿美元的损失。

俄罗斯飞船两次冷却剂泄露事件:损失太惨了

2022年12月15日,对接在国际空间站Rassvet舱段上的联盟MS-22飞船的推进舱发生了冷却剂减压事件,3个大气压下的44千克冷却剂在3个小时了漏了个精光,在动用了加拿大的机械臂调查以及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分析后,确认是一个0.8毫米的小孔导致。

MS-22飞船有返回舱、轨道舱与推进舱,推进舱的冷却剂是维持返回舱的人员环境温度以及电子设备的温度,泄漏后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让宇航员返回地球,但可能会导致中暑事件,电子设备也可能会因为高温导致故障,因此为了谨慎起见,俄罗斯发射了MS-23空飞船将原本应该乘坐MS-22飞船返回的宇航员接回地球,这次损失至少也得上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非常诡异的是类似的泄露事件在2023年2月11日再次出现,这次问题是出在对接在国际空间站的MS-21进步号货运飞船,也是推进舱出现问题,不过这次因为是货运飞船,最终并没有影响太多,但两次事故搞得俄罗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据俄方调查,两次泄漏问题可能是微陨石撞击所致,但问题是连续两次,还都是俄罗斯飞船,而且还不是国际空间站主体,只会让俄罗斯损失惨重,并且还是在俄乌战争时期,这真让怀疑。

除了人为与意外漏气事件:老旧或许更可怕

国际空间站的漏气事件远不止这几次,更多的是因为老旧以及长期的应力导致的裂缝产生的漏气事件,比如2020年9月29日在星辰号发现的漏气事件,宇航员最后利用卡普顿胶带(Kapton tape)修补了这个裂缝,因为星辰号发射时间在2000年,差不多是20年前的舱段,并且动力舱也在此处,变轨以及升高轨道时该舱受到的应力应该是最大的,几乎每周国际空间站都会调高轨道,20年下来已经接受了上千次洗礼,不出问题才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辰号舱段、曙光号舱段以及后来的科学舱都是俄罗斯的舱段,也是最早发射的舱段,拥有独立的电力与动力系统,也是作为国际空间站的动力舱存在,其系统与国际空间站后来发射的美国以及日本和欧空局等舱段时独立的,美国舱段上的电力系统与俄罗斯舱段的隔离的,俄罗斯舱段可以独立运行,但国际空间站离了俄罗斯舱段就不行。

俄乌战争早期俄罗斯航天局就威胁要退出国际空间站,不过最后却不了了之,原因很简单,俄罗斯短期内无法独立制造一个空间站,而且独立运营成本很高,目前可以蹭蹭美国的资金维持国际空间站运行,以维持利益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唯一选择,而是一个最佳选择,随着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俄罗斯的条件已经比俄乌战争初期要好得多,所以现在的美国得看俄罗斯脸色,美国就怕俄罗斯突然反悔,因为此前俄罗斯已经答应至少运营到2028年!并且NASA有意在运行后期将国际空间站完全商业化,要是俄罗斯反悔了,这商业化计划不得泡汤了?

往日对中国爱搭不理,今日中国让你高攀不起

在近地轨道上除了国际空间站外还有一个天宫空间站,这是中国在2021年开建的,目前已经建设完成并进入常态化运营,与国际空间站相比,在实验舱布局、结构设计以及设备的先进程度要比国际空间站更优秀,并且天宫还有二期,规模大概能到国际空间站的50%左右,能完成的试验则超过了国际空间站。

然而可笑的是中国一直被拒绝进入国际空间站,1998年的考克斯报告将中国航天拦在了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外,2011年的沃尔夫条款则让中美科学交流完全停滞,美国试图用这种方式扼杀中国航天,然而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嫦娥探月计划、天问探火计划、天宫空间站等完全没受影响,并且还从月面带回了样品,近期还将实施月球背面采样,未来还打算火星采样返回以及载人登陆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与火星采样返回计划与中国的两个计划内容基本是重叠的,所以国际航天界有意无意的会将中美两国放在一起对比,而从美国实施这两个计划的进度来看,被中国超越是非常有可能的,一个将中国拒绝在国际空间站外,一个有着悠久深空探测史的美国,居然要被中国这个后起之秀给超越了,估计这就是对美国封锁最好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