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一天,从朝鲜战场归国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正在组织推进哈军工建设的会议。突然,有参谋人员进来报告说,门口有人在争吵,围观的群众很多,路都给堵了。

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陈赓急忙暂停了会议,跟着参谋人员来到了大门口。哈军工临时办公的大门都被堵住了,群众的情绪很激动。而与他们争吵的,却是几名穿着军装的军人,再细细一看,都是从朝鲜回来的志愿军伤残军人。

群众和伤残军人都非常激动,大声争吵着。市民们激动地说,是军人就得守纪律,大家都有事,排了这么长时间的队了,你们凭什么插队,没有军人的样子。

很显然,群众占大多数,而几名伤残军人处于劣势,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指责,而且情绪越来越激动,越说越难听,有人甚至骂了起来,说军人有什么了不起,军人也是人,甚至有人开始撕扯伤残军人的衣服。

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站在一旁的陈赓本来还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当他听到这些骂声,看到军人衣服被撕扯后,实在是忍不住了。只见他大吼一声,站到几名伤残军人的前面,对着几个情绪激动的市民说:“军人就是了不起,怎么啦!你敢提着脑袋上战场吗?他们敢,他们都是在朝鲜战场上负了伤的军人,都是伤残军人!插队怎么了,他们不应该享受这个待遇吗……”

有些群众并不知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战将陈赓,便问他是谁,这关他什么事儿,甚至有些市民把攻击的矛头转向他。这时,陈赓大声讲自己是陈赓,是志愿军的副司令员,现在哈军工的院长。

大家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顿时都不说话了。陈赓见大家沉默了,转向那几名志愿军伤残军人,一脸严肃地对他们讲:无论有什么事,都要耐心解释,要和群众搞好关系,不能居功自傲……

志愿军官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官兵

陈赓讲完,让参谋人员将几名志愿军伤残军人领进了哈军工的校园,又转身向大家解释道,哈尔滨拥军很好,安置了很多志愿军伤残人员,大家都要维护军民鱼水情,遇事想大局。

很快,围观的群众就都散去了。陈赓回到学校,又召见那几名伤残军人,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几名伤残的官兵今天请假外出,回休养院的时间来不及了,回去还要点名,因此在等公交的时候就准备插个队。

而当时哈尔滨是有拥军政策的,凡是军人乘公交或是进入公共场所,都可以享受优先的政策,尤其是伤残军人。

志愿军官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官兵

但是,这个站是大站,正好是下班的高峰,等车的人很多,大家也都是着急,心情烦躁。因此,看到几名伤残军人插队后,引起了市民群众的不满。

同时,这几名伤残军人见群众有意见,感觉心情不顺,感觉自己从战场上拼死拼活地下来,却遭到了群众的冷遇,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也没有控制好情绪,就与群众吵了起来。

陈赓对几名伤残军人提出了严厉批评。说虽然有政策,但在那种情况下,应该向市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不应该居功自傲,态度那样强硬,搞得像兵痞,激起了民愤,搞得不好收场。

陈赓与官兵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与官兵握手

几名伤残军人冷静下来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低下了头。陈赓看着几名士兵,心里不是滋味,自己也是从朝鲜战场回来的,深知他们确实都是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拼杀,能活下来真不容易,一种愧疚感油然而生。

他想着自己回来的这段时间,也是筹建哈军工的任务太重了,也没有去看望休养所里安置的伤残军人。于是第二天,他便带着一些慰问品来休养所看望全体伤残军人。

他对大家讲,他们都是战场上的英雄,都是有功之人。但是,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不会有志愿军的胜利,要尊重群众。一番教育下来,所有伤残军人都觉得,陈赓的教育实际上也是给大家提了醒,不能因为有功就脱离群众。

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

陈赓对伤残官兵非常关心。后来,他又专门安排人员、安排车辆拉着伤残军人,游览了哈尔滨的公园和太阳岛,体现了对志愿军伤残军人浓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