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长江流域存在不合理和过度的捕捞与开发,再加上管理不严、保护不及时,许多人竭泽而渔,采用电毒炸、绝户网等方式捕捞,结果导致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江中的水生生物资源不断减少,有的种类甚至灭绝。

出于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趋势的扭转,在2019年底,我国出台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天然水域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相对于2003年以来长江流域实行的每年3至4个月的禁渔期,十年禁渔期能真正给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0年初开始,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扭转,成效显著。

2022年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在安徽池州市黄湓大桥黄湓闸下,由于水中的鱼儿太多,导致江水都被翻腾的鱼群染黑了。据世代生活在当地的老农民称,自己活了60多年,还是头一次在江边看见如此罕见的现象,水里的鱼儿实在太多了!

禁渔数年时间,不仅长江下游的鱼类数量得到恢复,长江中游的鱼类数量也得到了恢复。在重庆市万州区,当地人也发现,江中的野生鱼类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多,一群便有近200条鱼,平均每条大概有八九斤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被誉为长江生态活化石的长江江豚,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现在种群数量也得到恢复。一次在长江靖江段开展的野外调查中,调查队员仅在两天时间内便看到了10余头长江江豚。长江江豚数量逐年增多,这说明长江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2022年的普查数据显示,整个长江流域的长江江豚数量已达到了1200多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报道有的可能不准确,但长江生态环境在短短4年时间内得到很大改善,确实是事实。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江水中哺育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有400多种。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结束后,相信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生资源必然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虽说不能回到往日的荣光,但至少能让那些濒临灭绝的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6300多公里,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它自西而东横贯中国,最终注入东海。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流域总面积大约180万平方公里,淡水资源丰富,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巢湖等知名淡水湖泊均位于长江流域。长江的主要支流有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乌江和清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分布在长江流域上的水力发电站还为周边许多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而长江流域也是中国主要内河航运集中地区,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干、支流航道里程占了全国的一半。

长江和黄河均被誉为母亲河,这南北两大重要水系,对中华文明的繁衍发展意义重大。最近二三十年,我国对黄河和长江的保护都十分上心。不仅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得到遏制,黄河流域中游水土流失问题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黄河水泥沙含量逐年下降,未来黄河水常年清澈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