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是一座自全的孤岛。我们无不深深地受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影响和塑造,自始至终体会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考验;同时,我们也作为时代最微小的载体,如浪花没有一朵不归于潮流的方向,以日常的、个体的困惑与成长,描摹当下的全貌。

今年的第十一届牛津中国论坛以“寻微拾著”为主题,旨在以贴近于大众感知、社会生活的话题、现象为出发点,让严谨、系统的学术化分析思辨能够在现实背景之下切实落地,具有让更多受众所理解、所参考的价值。

3月9日-10日(周六、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将与牛津中国论坛联动,直播其中的三场论坛,即以“⾯对内卷的狂潮: ⼈⽣的多元化选择”“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化”“死亡教育与人生意义”为主题的三场。其他更多分论坛直播,欢迎关注牛津中国论坛官方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潮起潮落,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岔路口,⽆数变⾰与机遇正在悄然发⽣。行业环境⽇新⽉异,科学技术迅猛更迭,资源殆尽红利衰退,⼈与⼈的命运前所未有地彼此交织,我们所置⾝的世界正在被不断涌现的事件形塑。随着社会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外部环境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如何扩展思维⽅式,在“史上最难就业季”找寻自己的出路,已成为每⼀位年轻⼈所必须⾯对的时代命题。

“优绩主义”思维影响下的内卷现象如何影响中国语境下年轻⼈的选择?如何看待中国青年对于“上岸”的追求?在“⼩镇做题家”的现象背后,我们该如何审慎地思考东亚传统⼈⽣路径?“⼩众职业”从业者如何承受来⾃主流的压⼒?⾝为普通⼈,是否有机会调整思路,在⼤环境中找到破局的⽅法?

在“⾯对内卷的狂潮:⼈⽣的多元化选择”主题下,论坛将从针对内卷环境下青年⼈的迷茫与既定路径的讨论着⼿,聆听破局者在职业选择上的⼼路历程,并尝试激发有意探索的⼈⼠找到兴趣能⼒与机遇的交叉点,在⼈⽣道路与职业⽣涯选择⾯前多⼀份坚定与从容。通过系列讨论,我们希望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潮流中帮助每⼀位参与者找到⾃⼰的注脚,在灵感的启迪下开启新的⼈⽣地图。

嘉 宾

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世界都市 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时代》百⼤⼈物。

叶倾城

作家、⼼理咨询师。

苏芮

Generation Lab(YC W24)创始⼈/CEO,哈佛⼤学医学院⽣物医药博⼠⽣。

叶晓阳

布朗⼤学教育经济学博⼠后,对于⼤学系统的设计以及中国整体教育系统 有着深刻的反思。

马嘉兰(Fran Martin)

澳⼤利亚墨尔本⼤学⽂化与传播系副教授,著有《Dreams of Flight: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an Students in the West》。将以录制视频的方式线上参与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化”论坛将聚焦中国当代艺术的两重⾯貌——在地性 与全球化的巧妙交织。在地艺术(site-specific art)指艺术家为特定场所创作的作品。中 国在地艺术⾃ 20 世纪末逐渐崛起,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从边缘逐渐⾛向主 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亮点。 这种实践包括 “ 艺术乡建 ” 和 “ 乡村美术馆 ” ,在地 ⽅知识基础上借鉴国外城市社区公共艺术,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扶贫提供了⽀持。

中国当代艺术的在地性需要考虑中国地理与⽂化的复杂性。 乡村美术馆以其在地性连 接⼈⽂风俗、⾃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 灵感。侯瀚如在⽂章 《 Towards a New Locality 》中提到,理想状态是在地性与传统⽂化相连接的同时具有 新的创造性,对国际⽂化持开放态度。

“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化”论坛将探讨中国在地艺术实践的动因、形式以 及其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展。 我们将关注中国地理与⽂化的多样性,同时聚焦在地艺 术如何促进社会参与和跨学科合作。

嘉 宾

鲁明军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策展人。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广东省美协理论艺委会委员。

易⾬潇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死,意味着⼀个⼈在这世上的开始和结束,除此之外的,是未知,是恐惧,是焦虑。 “死亡”是⼀个⼤多数⼈都避讳的词语,但死亡教育的进程也是⾃我觉察的过程。

提⾼对死亡的认知,更是⼀种帮助⼈们检视⽣命的⽅法。⼈知必死,才能最⼤程度地唤起⽣的价值。

北医⼉童发展中⼼发布的数据显⽰,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杀死亡,有8⼈⾃杀未遂。我们应该去思考,是什么让这些孩⼦选择“以死明志”这样最⽆⼒的反抗形式。这些现象的产⽣除了和⼼理障碍、⽣活压⼒、家庭情况有⼀定关系之外,也与公众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缺乏正确的⽣命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奇的⽇⼦总是很少遇到,但我们认真地活着就⾜够闪闪发光。在本次论坛中我们将探讨死亡教育在不同领域下的知识传递及应⽤,讨论个体如何在情感上和⼼理上应对哀伤的过程,探索艺术作品中⽣死元素的象征性表达。

嘉 宾

王一方

北京⼤学医学⼈⽂研究院教授,知名医学⼈⽂学者。

火柴

作家,公众号“天才捕⼿计划”主理⼈。

路桂军

死亡教育领域专家,清华⼤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安 宁疗护团队负责⼈,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临终关怀⼯作者。

纪慈恩

作家,临终关怀循证医学学者,死亡教育⼯作者。

王博

北京⽣前预嘱推⼴协会秘书长。

—— 直播平台入口 ——

欢迎关注各平台直播账号

预约观看直播

(微博请留意当日置顶推文)

关于牛津中国论坛

即 (点击文字可跳转至OCF公众号) 成立于2013年,是全英规模最大,最为严谨学术的中国论坛之一。作为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论坛之一, OCF致力于汇集中国话题的领域行家,与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外学生们,共同对变化中的中国进行深度的讨论。

今年,是这个由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外学生们共同发起的大型论坛,连续举办的第11年,该论坛始终以锐气、进取的姿态,促进国内外学界的对话,共情、体悟、思省,始终追求世界纷繁之下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第十一届牛津中国论坛以“见微拾著”为主题,将从“面对内卷狂潮:人生的多元选择”“文旅新浪潮”“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地性与全球性”“当代青年的精神景观与心理抗衡”“AI x Law:共商智能时代法律秩序构建方案”“新家庭视角下的家庭变革”以及“死亡教育与人生意义”8个主题,对当下的多个社会现象展开深入讨论。

运营团队

联合主办 牛津中国论坛、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本文编辑 张瑶

海报设计 缪致韵

本文校对 朱名恬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隶属于新京报的文化领域垂直媒体,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书评周刊深耕于文化出版动态,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学、社科、思想、历史、艺术、电影、教育、新知等多个领域的出版动态与学界动态,提供诸如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创作者深度访谈等深度文化内容。

2019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基于现有内容资源,推出了“文化客厅”系列活动。文化客厅线下活动,旨在通过与读者的真实交流,建构立体的内容传播方式,与真实的个体共同理解并见证时代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