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淮安区加快推动一批产业特色亮、基础设施优、乡村吸引力强的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步伐。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该区按照“集中+集聚”的推进方式,着手谋划做“巧”文章,着眼建设抓“精”标准,着力实效构“美”形象,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遴选整合资源

坚持“村美民富”的工作导向,充分挖掘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注重植入绿色、田园、乡愁、文化等元素,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创造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在特色田园乡村项目的遴选上,与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等各类涉农项目有效整合,将资金、要素等资源集中聚力投放到特色田园乡村培植中,将上面“千条线”用“一根针”有效串联起来,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申报及建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建设“精雕细琢”

坚持“产中有村、村中有产、产村交融”的原则,在建设上,从培育特色、彰显文化、完善配套等方面入手,突出对庭院经济和村庄内部节点的设计,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项目实施统筹推进、产业富民发展等三项机制,打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升级版;在配套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要求,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养老、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合理布局,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处理、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在产业上,鼓励有条件、有潜力的镇街,紧抓政策机遇,依托自然村落,结合产业规划,突出农业特色,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接二连三”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链,推进田园乡村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形象美化提升

积极推动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狠抓建设标准落实,以点带线、以线成面,在全区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加快实现乡村的发展与复兴,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互进,展现生态优、村庄美、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淮安区围绕“量”上再突破的目标,聚合各方力量,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多元功能和价值,采取“生态+”、“互联网+”等方式,对山阳街道小岗村、钦工镇横沟村、施河镇土楼村和鲁成社区等保留村庄,申报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增强特色田园乡村的生命力、内在力、持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淮安区累计获批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1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023年顺河镇滨河花苑和顺西村、车桥镇光明锦苑和三庄佳苑、朱桥镇康居雅苑、博里镇三门社区、施河镇土楼村、苏嘴镇衡河村等8个村庄被市级命名为第八、九、十批次特色田园乡村。

来源:淮安住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