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京县知县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官职,虽然只是一个县令,但是这块肥肉可是备受大家瞩目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他的品级比一般的都要高上一级,是正六品的官职,而其他地方的都是正七品。并且他们只要干够一年就能晋升,但是其他地方的想要晋升那就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京县知县和普通知县有何不同呢?

京县知县和普通知县的区别

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个办公区域在国家的首都地区,是京城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而另一个是省外的县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子脚下办事儿的他们,可能在权力上没有那么大,但是前途却是一片光明,在清代设立在北京城的顺天府下辖四路同知和24州县。

其辖区下面的大兴、宛平两个县城则被视为京县,所以这两个地方的知县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京县知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其他各个地方的县为附郭。因为京县知县的品秩与其他县相比都高一级,所以他们的服饰和印章也是比较华丽好看的。

这些知县在干满一年之后,基本上就会被升迁到皇宫的内部工作,而他们所空缺出来的位置则是由外面的县衙来调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知县都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因为在升迁的过程中,朝廷会优先考虑那些省府的官员前往胜任,这些人也是要进行层层的选拔,才有资格去担任京县知县这一职位。

即使是在审核的过程当中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也不会在降级去寻找更有才能的,而是会找那些管辖范围较大,经济较发达的县官来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即使是你有幸被选上了,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你能飞黄腾达,因为这个官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升迁的概率可比被下放的概率大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说,清朝的京官难做的原因。

为什么京县难做

在中国古代的任何朝代,最难做的就是京县知县,在清代的时候,全国有一千三百多个知县,但其中以首县最难,当时的官场流行一句谚语,即“前生作恶,知县附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关于京县知县难做的这个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相比于在天子的脚下工作,在地方的那些官员的压力就比较小了。

一开始,京县和其他州县一样,可以在所辖地区内征收赋税、审理案件等职能,但因为衙门设在首都,所以经常会被省府大人唤去当差。久而久之,便有两件不成文的重要事项就落到了他们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到京城告状及上诉案件不好处理的时候,朝廷都会将案件交给知县去处理;二是省级大员有难言之隐的地方,也是由京县出头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京县的担子比其他州县要重,尤其是督抚们要修缮衙门,铺设器用乃至设宴征歌等琐碎杂事,省级大员也会去找京县承办。

地方知县因为远离了京城,少了那些权贵的干扰之后,想做一个清官也是比较容易的。只要自己不贪,在自己的一亩地上秉公处理,那么地方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京城就不同,因为这里是天子脚下,到处都是皇亲国戚和朝廷里面有权有势的人。一般的乡绅富豪基本上都能与那些官员扯上关系。

所以当遇到案子的时候,要是涉案人和那些官员有联系,这件案子在简单也会变得非常棘手,因为你要是不秉公执法,那么就会造成百姓的不满,到时候名声一不好,传到宫里面,自己的职位就会有可能不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反,如果你秉公执法了,那么就会引起那些官员们的不满,因为谁都是要面子的,你一个六品官员要是对人家三四品官员身边的人动手,那么人家肯定会记恨你,到时候一旦在朝堂上遭到弹劾,那么还是面临着卷铺盖走人的风险。

除了衙门的事情之外,在平常还要和京师的各个部门进行交往,在这之间,你不但要平衡好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不能因为自己与哪个部门走的太近,从而让自己被其他部门所记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京城做官的时候,尤其是身为一个小小的知县,你要是不想得罪其他人,还想不拿自己的这份工作给干好,那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儿。

因此 京县知县都只能干一任,基本无法连任,不管是从自身原因还是从官场制度来看,都会奉行这样的惯例。

升迁

但是换而言之,你要是真能兢兢业业的将这份工作干满一年,那么你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因为皇帝很看重这些京县知县进入皇宫工作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深知这个工作不是怎么好做的,既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还要在各级官员的面前协调好自己的关系,以求不被众人排挤。

你要是在做京县知县的时候,能够干满一年不出任何问题,那么皇帝基本上就已经认可了你的大能力,所以会把你调到一个合适的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你只要熬满了一年,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关系网,以后的事业基本上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其实,在清朝的时候,不仅京县难当,地方官也是不好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朝的时候,一般的地方县官的年收入只有600到2000两银子,但是他们每年都要向自己的上级们孝敬银两,加起来就高达1到3万辆。

除此之外,他们的银两并不是自己的,而是还要给自己县衙里面的师爷、仆人和一切的生活开支都需要自己来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巨大的开销加上自己的入不敷出,让他们需要组建自己的团队,在各个阶层的压迫这下,在夹缝里面求生。

就算是这样,他们这些地方官员也很难得到升迁的机会,除非你拥有极大的政治贡献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要不然基本上都是白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朝早期的时候,你要是有突出的政绩,那么吏部还会对你进行嘉奖,给你一个升迁的机会,但是在到了清朝晚期,就算是有突出的政绩,你也不一定能得到升迁。

更多的时候,他们会被调任到别的县区任职,给他们频繁的更换工作的地点。然而,这个突出的政绩,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朝廷对于他们的政绩考察是非常的严格的,你除了要有政绩之外,还不能受到贪污腐败之事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朝廷的认可。

要是你在边境等地区任职,还要想办法解决当地的偷盗和匪患的问题,同时要保护好当地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防止其他政权问题的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也许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在古代当一个官员很容易,因为在我们的眼里面,很多的县令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他们每天都要为自己的生存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将我们放在哪个我们所羡慕的时代,我们也不一定能有什么政绩,有时候可能连生存都将是一种挑战。所以说,那个时代也不是怎么好,要不然,也不会被历史所淘汰。

信息来源:《兴京县志》

《北京府县志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