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员们在勤翻坑肥 1960年 龙治安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员正在油菜田里追施精肥

安化县杨林公社很好地安排劳力,组织了几十个专业队,一面狠抓春收作物的后期培育;同时积肥、开荒、春种,各项工作齐跃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治安摄

安化县杨林公社党委书记湛荣增(左),在工作中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事事和群众商量。这是他在田间和社员一起座谈土地深耕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朱云风摄

沅江县草尾公社在完成水利工程后,加紧积肥。这是社员们在冒雨打黑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队社员用湖泥、草皮改良了2200亩低产田 1960年 李长永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员们在用小车向田里运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员们正在利用新修渠道往田里运送湖草肥

沅江县南大膳人民公社黄栗塘大队,土质不好,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高。为了改变低产面貌,大队党组织领导全队社员修渠引洞庭湖水灌田,用湖泥、草皮改造低产田,大力积造肥料,同时积极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多种多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秧苗盖上“草被子” 1960年 李长永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秧田里加设火炉

沅江县南大膳公社晓乐生产大队,为确保早稻丰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秧苗受到寒流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刘振国摄

南县长厚公社新建大队在抢收早稻中,注意细收细打,做到颗粒还家。这是大队党总支书记李立成(左)在田间检查稻谷脱粒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王平摄

沅江县万子湖公社嘉禾大队,2年来坚持实行定额评工记分和按劳分配制度。图为第二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朱云风摄

沅江县万子湖公社渔民们,开始冬季捕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李涤湘摄

著名的益阳凉蓆,已由手工生产变为机织。工人们创造了一种风琴式织席机,用它来织席一个人每10小时可织33平方米,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龙治安摄

沅江县南大膳公社各生产队都举办了雨具厂,全社现已制出各种雨具37000多件。图为晓乐大队雨具厂的社员正在检晒生产出来的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