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针对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积极提出建议。
3月6日,香港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吸引众多境内外媒体关注。代表们积极发言,呼吁香港抓机遇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黄锦良:有国家的背后的支持,现在香港当然也要自己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香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能够助力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我相信有几方面可以做的。第一方面,最起码香港能够运用它现在高等教育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就是现在湾区的建设希望有各行各业的人才,我也提了一个建议,就是有关职业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 朱叶玉如:我们可以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一些特别的政策,来推动两地的科学家合作。比如说这次我其中一个建议,希望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里面设一个健康老龄化的研究中心,一个平台,让我们香港的科学家跟内地,大湾区别的城市的科学家可以一起合作,把健康老龄化这个项目把它推进。
祖国是香港繁荣稳定发展的最大底气和信心之源。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为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委员们建议的热词。
全国政协委员 颜建国: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是更高级、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我今年带来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快推广模块化集成建筑,打造建筑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的内容。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对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对外又对接到国际标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中,一定能够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 胡剑江: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在四个范畴里面做工作,新产业、新业态、新形势跟新技术。香港有一定的人才,也有一定的大学、研究院,我们相信发展香港的所长也能够同时贡献国家的所需。
全国政协委员 郭基煇:我特别留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显示了中央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香港发展,令我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香港繁荣稳定充满信心。当前香港正处于拼经济、谋发展的阶段,我们香港政协委员也要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优势,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好的贡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