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曾艺伟

海岱楼36.77万人次、陶琉馆18.86万人次、周村古商城93.94万人次……从春节假期到现在,各个旅游网红打卡地热度不减,数据每天仍在快速更新中。而八大局便民市场从去年“五一”到目前累计2000万人次的客流量,以及抖音等社交软件中随处可见的淄博“背景板”,则印证着这座城市文旅产业的韧性和厚度。

“网红经济”是基于数字平台传播的新兴经济形态,通过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创新消费模式,释放消费潜力。对于淄博这座传统的老工业城市来说,"网红经济″正在重塑市场形态。经过近一年的流量关注和口碑沉淀,全国各路网络大V推介我市的场域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从特色美食到旅游景点,从地域文化到管理素养,他们不仅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生活、观念和产品,更成为了城市代言人,加持着城市人气,引领着市场风向。他们的每一个推荐、每一次分享,都在悄然转化为线下客流,为我市文旅产业和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活力和生机。

去年年底,我市推出“淄博网络名人重大项目一线行”等主题活动,无疑是对这一趋势的敏锐捕捉和积极导引。这不仅凸显了以人为中心传播理念的兴起,也预示着高成本低效率的传统营销手段,将逐步让位于更真实更直接的“网红营销”。在这种趋势下,网红已不再是某个个体,而是成为了一种连接品牌、市场和消费者的强大纽带。

网红、产品、游客、城市之间的多元互动,正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和文旅产业的新常态。以我市的“绿豆糕爷爷”“锅饼哥”等为例,他们主打美食分享,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营销培训,也没有炫目的包装和炒作,而是通过厨艺展示和情感传递,实现与粉丝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共鸣,引来众多游客慕名打卡。一些旅游达人通过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心得,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模仿。“特种兵淄博一日游路线图”“周末如何玩转淄博”等网络热帖以及“淄博喊你回家过大年”的主流媒体加持,大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为文旅产业带来巨大利好。

在当下智能互联的数字时代,媒体聚焦下的淄博,如何解好“网红经济”这道题?

搭建平台。探索“网红+制造业”“网红+农业”“网红+文旅”的融合运营模式,深度嵌入传统产业,借助网红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在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方面开辟新路径;精准营销。创新场景化营销,通过直播、短视频、区域自媒体云在线等方式,打造与消费者本地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内容和产品,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打造品牌。完善网红经济的政策支持和监督体系,加强网红自主品牌建设,通过创意设计和场景创新,培育一批高人气的网红品牌。

“网红经济”正为我市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如何珍惜口碑,品质打底,推动"网红经济"不褪色,不走样,长续长红,值得深入探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