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送穷”,这个词是不是在某个时间听过?没有错,在正月初六的时候,很多人都提过这个词,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六要“送穷鬼”,为啥明日又要“送穷”呢?要明白这些,我们就要知道明天正月二十九到底是啥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二十九是啥日子?

农历的正月廿九,也称之为“晦日节”。这个节日,流传已久,早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有所记载,比如说在南朝梁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元旦至于月晦,并为酣(pù)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在唐代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九月诏说:“今方隅无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为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节日,在唐朝更是有大量的诗歌记载,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欢娱屡晦节,酩酊来还家;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从这些诗词当中,大家也能看到,古人对于晦日节,那可是相当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姚和的《晦日送穷》更是广为流传:“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如此规模的活动,想必现在也是很少看到的。

老话说:“明日不送穷,必定要受穷”这个是啥意思?“送穷”到底是送啥呢?

明日就是农历的正月廿九,人们在这天有送穷的一个习俗,如果不送穷的话,那么穷气就会跟随于你,显然,这个只是古代人们一种夸张的描述,就是告诉大家,在晦日节的时候,要懂得尊重传统民俗,同时也是希望可以为家人祈福纳祥,远离疾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晦日节的时候,有3个重要的习俗,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第一,游春;比如盛唐名臣张说的《晦日》诗云:“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道傍花欲合,枝上鸟犹稀。共忆浮名晚,无人不醉归。寄书题此日,雁过洛阳飞。这里就提到了晦日节,游春的一个景象。

第二,宴饮,这个同样也有诗句为证,比如“晦日湔裾俗,春楼置酒时”,在这天人们欢聚一堂,共同来过这个盛大的节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泛舟洗衣,杜公瞻注解《玉烛宝典》正月祓禊说,当今之世,人们“唯晦日”到河边消灾解厄,妇女有的还去洗裙子。可见这也是当天,比较流行的风俗之一。

那么“送穷”到底是在送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习俗出发,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个送穷,具体是在送什么?

一、送懒惰

懒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之穷气,老话也经常在讲“好吃懒做”,可见懒惰,在以前就不被人待见,在晦日节的时候,人们通过游春的方式,从而送走懒惰,从而可以更好的迎接生活,那么在往后的日子当中,也会越来越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送霉运

在晦日节的时候,会举行宴饮的一个活动,也就是说喝酒,在古代,人们喝酒的作用不仅仅是抒发情况,很多时候,是为了去邪气,或者也可以换个说法叫送霉运,把这些送走之后,人们的运气也就不会太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送污物

晦日节,要送晦气,什么东西带有晦气,那就是一些污物,或者是脏东西,人们在这天通过清洗衣物,来去除污物,也就是希望接下来的生活,可以干干净净,毕竟财不进脏门,只有家里干净,才能更好的迎接财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刻说】

明日不送穷,必定要受穷,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的意味在里面,但是也是在告诉我们,在新春的开始,要懂得改变自我的一个习惯,比如送走懒惰,送走霉运以及送走污物,都是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更加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