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的今天,1985年3月9日,青岛市宁夏路大桥工程动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海信立交桥原宁夏路大桥

对于宁夏路大桥,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我的童年到青年时期都是在南仲家洼度过的,这一方热土留下了我太多太多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

还没有大桥的时候,这里是我和小伙伴们“打游击”的必经之地。从南仲跑到北仲,没有去不了的小胡同,翻不过去的脏水沟。记忆里仍然会清晰的记得当年的“万和”、药店、土产店、食品店、理发铺、小桥、贸易公司......,菜市旁边有一家火烧铺,纯正的杠子头火烧,五分钱加2两粮票一个,味道绝对香!火烧铺对面有个小书摊,在一个小平台上,小时候最喜欢连环画,当年我们叫“小书”,那里和贸易公司里边的那一节“小人书”柜台,是我童年的最爱之一。

读者“esther”留言:

1976年住到了金鹿商场东侧的5层筒子楼,记忆中是周围唯一的楼,L型的。楼下就是菜店,有个大院子,冬天储备大白菜都高高地堆在院里,盖上厚厚的大被子防冻。记忆中最初大转盘被建成了“太阳、月亮”转盘。然后是南仲、东仲马路拓宽,就是现在的宁夏路,马路两边的趴趴屋(平房)改造,建起了现在看到的7、8层高的楼房。今天的海信桥,记忆里面是第三代吧。从海信桥开始到手表厂这段宁夏路两边的楼房,我是亲眼见到一层一层起来的。

读者“南飞燕”留言:

每天上学,放学都路过万和菜店和小桥,顺着河边去南仲上学,或者顺着菜市旁边的小胡同走,(只能通过两个人的那种胡同)童年的一切记忆都和后来的宁夏路有关。那时桥两边的楼基本一周一层,天天趴在自己的楼台上数盖到几层了,很羡慕那种套房,家里可以有厨房和厕所,不用再挑水、再去公共大茅房。

三十多年后,依然记得当年的街道,路两旁的小店铺,车子过后飞扬的尘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路原称仲辛支路,后称延安东路,翻出我第一次办理身份证时的登记表,1987年的时候,上面还是延安东路的路名,记得宁夏路应该是1985年更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今仍然保留下来的“延安东路”的老路牌。(赵乐鑫提供)

这条路以前是一条起于延安三路,穿越南仲家洼,沿着亢家庄到辛家庄的不规则土路。仲家洼区域就是延安三路到镇江路这一段,八十年代铺设了沥青。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顺着仲家洼的小胡同可以南北向的乱跑,但在延安东路上,最多就是到现在镇江路手表厂的位置,就不敢再往前了,从这里到亢家庄全是砂土路,也没有路灯。大人们就吓唬我们说那边有狼吃小孩,果然一直到上了学,我也没敢去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宁夏路与镇江路交界。(张岩摄影)

当年的桥底,是这条路,也是整个仲家洼最低洼的地方,有条大沟,人们也叫它仲家洼河,河上有座石桥,到现在一些原来的老居民还是习惯把这里叫做“小桥”。仲家洼河发源地不知何处,最后流入海泊河,雨季的时候雨水从仲家洼河流淌,干旱时期则黑水横流。听老人讲这里早期原是木制桥,后来改为了石桥,原来河底的水也是清澈的,但在我上学的时候已是脏乱不堪了,或许也和它旁边的台东纸箱厂有关。

1985年,青岛市重点工程宁夏路、威海路、台柳路拓宽改造工程动工。为了改变交通状况,市政府决定结合旧城改造拓宽这段道路,修建高架桥。

1985年3月9日,宁夏路大桥工程动工。开始的时候街坊邻舍都说是要建立交桥,当时什么叫立交桥,可能没几个人知道,结果有些小商铺就开始跟风改名,“立交桥饭店”、“立交桥书店”......最终也没看到立交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宁夏路大桥旧影。(张岩摄影)

那年在建大桥时,将延安路至镇江路路口两侧的平房及商铺也一并拆除,建成了居民楼,一个个商铺消失了,小桥也消失了。曾经的记忆,除了距离大桥稍远一点儿的“贸易公司”之外,那些老仲家洼人熟知的场景几乎全部消失。由于桥面与楼距很近,之后的日子里也饱受了不少噪音的影响,隔了好多年在建立交桥的时候,才加上了隔音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位于宁夏路与延安三路的“金鹿商场”。(张岩摄影)

读者“*行者*”留言

1984年8月,我做为一名年轻的施工员进驻南仲项目。负责开始在大桥东头的南侧建设6层民宅,图纸楼号叫4-1,4-2号楼。那时的口号是让青岛市第二次大规模拆迁的1037户过年回新房吃饺子。第二年继续改扩建9号楼,后来叫金鹿商场,当年的9号台风也没挡的住我们的建设速度,看看现在的建设速度当年的会战工地那才叫热火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宁夏路延安三路。(张岩摄影)

1985年发生了很多事,九号台风带来的危害是每个老青岛难以忘记的。大街小巷满目疮痍,大面积的停电,更是造成了吃饭的困难。那时大桥的骨架已经完工,听到有邻居说大桥底有一家火烧铺还开着门,母亲就赶紧给我钱让我去买,至今印象仍深,就在桥北的立柱下面,台风过后仍是阴雨连绵,足足排了两个多小时之后,终于买回了十个火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11月15日大桥竣工,称为宁夏路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延安路大转盘旧影。(张岩摄影)

为2路电车调头转弯方便,在宁夏路与台东一路、延安三路、延安路交汇处重新修建了大转盘,在延安三路和宁夏路交界处还增加了交通绿化带,我们叫它“太阳”和“月亮”。延安路大转盘不仅是一处交通疏导,一座地标,直到如今,仍是无数老台东人一处无法抹去的记忆。

1985年12月12日,2路电车由延安路总站延长至青岛手表厂,电车由延安路路过宁夏路大桥、横穿南仲家洼,此时,南仲家洼、尤其是靠近镇江路一带的人们,终于可以不用再走到延安路坐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近延安路大转盘的宁夏路桥桥头,白天里已是人流熙攘。右侧的大楼一层就是“金鹿商场”,中间那座旧楼是“菜市”。(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86年2月23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际,台东区曾经在大桥上举办了一场规模较大的灯会。春节前后的时候,大桥刚通车不久,桥头靠近大转盘位置成了一个临时小市场。那时大桥上的花灯基本都是台东区各企事业单位内擅长手的工人们制作的,工艺也很是考究,这也是仲家洼人记忆里在家门口最热闹的一件盛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初,延安路大转盘及周边开始改造。(张岩摄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市政府东迁,延安路、延安三路周边、包括宁夏路大桥的交通压力又开始增大。1995年,为缓解车流量,市政府决定在宁夏路大桥、延安路大转盘的基础上修建立交桥。相隔十年,当年人们期盼的的立交桥终于要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1月,延宁立交桥施工现场。

1995年1月6日,宁夏路、延安三路立交桥工程开工。这是青岛市当时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全的一座大型三层环式立交桥,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拟建中的火车站至福州路城市快速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信立交桥建成通车时的盛况(张岩摄影)

当年12月22日,经市政府批准,立交桥被有偿命名为"海信立交桥",使用期限30年,这也是青岛第一家以企业冠名的交通要道。12月30日,立交桥正式建成通车,当日举行了隆重的开通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海信立交桥航拍照片(张岩摄影)

时光荏苒,时光飞逝,昔日的延安东路与延安路大转盘之上,从宁夏路大桥,到我们当年曾经好奇不已的立交桥早已飞驾而起,它也成为东西快速路中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沟通城市交通的重任。但四十多年前那些曾经的往事,却时常像过电影般在眼前浮现。那里,是我童年追梦的地方,那里,有着我永恒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文中照片感谢著名摄影家张岩老师授权提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