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耕地面积110余万亩

其中近八成是丘陵山地

今年江津区引进智能农机在丘陵山地试点

利用智能农机设备

可实现“无人化”

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进一步提高了我区丘陵地区

农业生产便捷化、高效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农机切实惠及“三农”

3月7日,记者在永兴镇黄庄村一处无人驾驶农机作业试验点现场看到,旋耕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有操作人员坐在设备上操控机器,而是拿着一部手机站在了地边,在手机上对无人驾驶机器进行远程操作试验,无人驾驶的旋耕机就会在地里根据操作指令,灵活地前进、后退、转弯、耕地,不一会儿就精准、高效的完成地块的土地耕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无人驾驶的旋耕机是通过在原有农机基础上加装一个控制模块和GNS天线,操作人员只需在手机上输入操作指令,就能利用北斗卫星信号通过GNS天线将指令传达到控制模块,对农机进行灵活控制,从而实现农机自主作业的无人化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工程师吴喜可说:“相对于传统车辆,它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平台去控制车辆,实现一系列的耕种、管收、出库、入库等方面的操作。比如原来五台车辆需要五个机手控制,加装了这个平台后,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五台车辆作业,大大节约了时间以及人力成本,更加方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驾驶技术除了可应用在旋耕机上外,还能在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一些列农机设备上进行运用,尤其是针对丘陵山区的一些小型机械设备,只要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好行走线路和有关操作指令,这些设备就能根据操作指令高效的完成生产作业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权告诉记者,永兴镇作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大镇,土地的耕作条件差和人力成本高制约了我们三农的发展。今年引进的智慧农机,将大大减少村民人力成本支出,提高丘陵山区的宜机化水平,促进永兴镇农业生产“三化”的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采用无人驾驶智能农机设备开展生产作业,丘陵山地的耕地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人均生产效能可提升超过5倍,每亩人力成本支出减少10%,土地的综合收入增加10%以上。下一步,我区将根据试点情况,在适宜地区逐步推广智能农机,进一步提高丘陵山地的宜机化水平,提高耕作效能,让智能农机切实惠及三农。

全媒体记者:廖祥辉 赖宁 实习记者:张俊卓

编辑:李婉龄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涂 鹏

总编辑:罗玉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