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与身体素质差、久病、劳累、饮食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气短、不愿说话、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上述症状加剧等为主要特点。在临床上,气虚主要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肝气虚诸证。现代医学的所有疾病或多或少都与气虚有关系,其中常见的有感冒、流感、慢阻肺、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多种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便秘、腹泻、吸收不良、小儿发育不良、佝偻病、肾炎、尿毒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床分类

1、肺气虚

表现为气短,声音低,咳嗽无力,痰液色白、清晰,时而感觉寒冷时而觉得热,易感冒,面色白,舌质淡,脉弱。

2、心气虚

可见心慌、气短、劳动后加重,精神疲惫,易劳累,易出汗,舌质淡,脉弱等。

3、脾气虚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懒言,面色萎黄,食欲下降,食后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

4、肾气虚

肾气虚可有肾气不固、肾不纳气两种证型。

(1)肾气不固:表现为神疲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不尽,遗尿失禁,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2)肾不纳气:表现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弱。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

5、肝气虚

目前认为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胁下虚满,情绪低落,头目昏花,视物不清,女子可能出现月事量少推迟,甚至闭经等症。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节食、久病及育龄妇女多见。

病因

总述

气虚可由身体素质差、久病、劳累、饮食因素等所致。

基本病因

1、身体素质差

患者天生或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素质低下,气血得不到养护,日久而气虚。

2、久病

长期慢性病、疾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错误都会使邪气强盛,正气虚弱,毒邪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不断耗损身体正常的气血,日久气不足。

3、劳累

长期或过度劳累导致自身气血的损伤,日久导致气不足。

4、饮食因素

饮食不规律或饮食不节制,损伤脾胃,其受纳、运化能力降低,吸收能力差,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不能充分转化成自身的气血,日久导致气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型症状

1、少气懒言

可表现为气短,声音低怯,不愿意说话。

2、神疲乏力

全身乏力,神态疲惫。

3、头晕目眩

患者头晕,多为眩晕。部分患者可伴耳鸣。

4、自汗

表现为时时刻刻会出汗,以白天为多。(夜晚出汗称为盗汗)

5、其他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并发症

1、气虚容易引起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形成水肿。

2、气虚,特别是脾气虚严重者,可导致中气下陷。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3、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相当于现代医学认为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多种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吸收不良、小儿发育不良等。

治疗

治疗原则

肺气虚要补益肺气;心气虚要益气养心;脾气虚证要补益脾气;肾气虚要益气补肾。单纯地肝气虚较少见,故在此不做介绍。

药物治疗

1、肺气虚

(1)方药:补肺汤、玉屏风散等。

(2)常用加减药物:钟乳石、苏子、款冬花、沙参、玉竹、百合等。

(3)中成药:补肺丸等。

2、心气虚

(1)方药:七福饮、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等。

(2)常用加减药物:生龙骨、生牡蛎、朱砂等。

(3)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养心颗粒等。

3、脾气虚

(1)方药: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2)常用加减药物:木香、香附、炮姜、肉豆蔻、黄芪、升麻、葛根等。

(3)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

4、肾气虚

(1)方药:大补元煎、黄芪散、金锁固精丸、黑锡丹等。

(2)常用加减药物:黄芪、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仙茅、仙灵脾、紫石英、沉香等。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