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秉喆,韩国三星财团的创始人,他曾在商战中多次惨败,但每次都能起死回生,反败为胜。最终使三星名扬世界。

他的成功,除去各种有利的外部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首先有宽阔的胸襟,于败境中,能处之泰然的恢宏气度,其次是他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七颠八起的创业经历中,丰富自己的商战经验。

的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失败。所以,只有冷静而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才能对失败有预防能力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打开一条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三星财团创始人:李秉喆

辍学归国 创业初期

1910年,李秉喆出生在南朝鲜庆尚南道宜宁郡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李缵雨领先殷实的家产认真学习汉学,后来成为韩国首任总统李承晚的知己之一。

李秉喆年幼时曾就学于祖父的书院,接受汉字和儒学教育。16岁,他进入当时有名的提倡新学的中东中学学习。同一年,他在家庭的逼迫下,同一个旧官宦人家的姑娘结婚。

中学毕业后,李秉喆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两年后,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再加上已有三个子女的拖累,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国。

在日本时,除了上课,李秉喆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考察日本的各种企业。回国后,他不顾当时大学生大多从政或进入法律界的风气,走上了创办实业的道路,接连创办了马山合作碾米厂和马山日出汽车社。这两个企业曾兴盛一时,但因受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不久即倒闭。

但是,李秉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1938年3月1日,他移师大邱市,依靠3万元的资本和20万元的银行贷款建立了“三星商会”。它就是今天三星财团的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logo

李秉喆对“三星”这个名词的解释是:在中国,一为最大,在朝鲜,三为最大。太阳有冷热之变化,而星辰却永远不变。“三星”就是自己要建立“一个庞大而永恒的企业”。

大邱当时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三星商会的主要业务是收购当地盛产的水果、蔬菜和干鱼,向中国东北出口。以三星商会为基础,李秉喆又把分家所得的家产全部卖掉,投资创办了面粉厂和压面厂。不到一年时间,三星商会的资产就增加了一倍。

1943年,李秉喆又吞并了朝鲜酿造厂,成为大邱地方的首富。这次成功使他决心移师汉城,再求更大的发展。

1948年,李秉喆从银行借贷了一笔款子,在汉城买下一处大住宅,作为立足之地,并立即创设三星物产公司,这个以贸易为主的公司迅速膨胀,两年后在南朝鲜的企业中名列第九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集团

白手创三星 风雨求发展

朝鲜战争使李秉喆在汉城的资产几乎损失贻尽,所幸的是他在大邱的财产基本上都保存了下来。于是,他动用酿造厂的一部分资金在釜山又重建了三星物产公司,大量进口国内的生活必需品,利用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大发了一笔财。

李秉喆的扩张欲又使他继续建立丰国酒精厂,生产饮料和酒类。

1953年,李秉喆投资200万元并借外债15万美元在釜山建立起韩国第一家制糖厂,年产食糖2.38万吨,这家制糖厂不仅使当时的韩国食糖实现了自给自足,开创了取代进口工业的先河,而且为三星集团的以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第一制糖厂被称为李秉喆的第一个“雄心之作”。

李秉喆的第二个“雄心之作”是建立了第一纺织公司。这家企业丝毫不依靠外资,而完全靠卓有成效的管理进行扩大再生产。在当时被称为“最有效,最令人鼓舞的企业投资方法”。第一纺织公司向横行韩国市场的英国、日本等国的纺织品提出了挑战,并逐渐把它们挤了出去,第一纺织公司的成功使李秉喆登上了韩国财阀的首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秉喆夫妇

创立“韩国肥料公司”是李秉喆一生事业的最高峰。1964年,他不顾许多人的反对与怀疑,毅然投资4000万美元(其中90%的是外资),建立了当时亚洲同类工厂中投资规模最大的肥料厂。可是不久工厂进口设备被指控逃税,同时又爆发了第一制糖厂秘密进口糖精掺下食糖的丑闻,这两件事严重打击了三星财团。李秉喆引咎自责,退居二线,并把肥料工厂51%的股份“献给”国家。

经过两年的沉默,李秉喆又重整旗鼓,与日本三洋公司合作创立了三星电子公司,涉足高新技术领域。

今日的三星财团,已是一个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庞大工业集团。它的触角已伸向了金融、保险、新闻、教育、医疗、交通等许多领域。

三星财团还是一个外向型集团,后来,它的产品就以对外出口为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秉喆

独特的经营谋略

三星财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秉喆的经营思想,他把它归纳为三条:

第一:训练能干的有素的人才;

第二:确保任何一步计划都对经济发展有益,对国家有贡献;

第三:要寻求最好的技术,最佳的原料来源,位置及施工工程。

李秉喆的这种经营思想是他从对事业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得出的。在建成韩国的肥料工厂后他曾说:“如果我只对财富有兴趣,那我建成第一制糖厂就足够了。如果我的兴趣是个人在国家经济中占一定地位,那么我建成韩国肥料工厂,并把它安装在国营事业中时,也该退休而安事余年了。如果那时我退出,也可以保住声誉,但我的使命感推动我前进、前进,未曾稍减。”

从这种使命感出发,他苦心经营,精打细算,成为韩国首屈一指的财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秉喆

李秉喆也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七颠八起的创业经历中丰富自己的经营经验。当他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他总结了建立企业的三条有益的经验教训:

第一:要有洞察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能力;

第二:要对本身能力的界限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第三:要对失败有预见能力及相应的措施,从而打开一条活路。

不过,因李秉喆的父亲是李承晚的知己,所以有人说李秉喆是一个有后台的商人,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承晚

采天下所长 而为己用

早在1948年建立三星物产公司时,李秉喆就提出了职工参加企业经营管理的方针,刻意树立同甘共苦、共存共荣的企业风气。他根据“不应把企业看作是私人的财产,而应该是社会财产”的思想,制定了“优先考虑职工福利生活,然后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企业原则,因此三星集团职工的工资比其他财团的高。

李秉喆还自己出资10亿元,在韩国第一个设立了最大的福利机构——三星共济会,为职工提供班车、医疗服务及资助职工子女上学的奖学金。

李秉喆这种共存共荣的思想在危急时刻也帮了他的忙。“肥料工厂”逃税案事发后,检察机关对三星财团进行了自下而上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不管是课长、各部部长,还是高级管理人员,没有一人把责任推给上级,而是主动承担责任。检察机关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直接向李秉喆进行调查。

李秉喆则明确表示,逃税是在他的授意下进行的。当时检察机关的人士说这种各级人员主动承担责任、不互相推诿的做法,只有在三星集团才能见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秉喆与家人合影

李秉喆一贯的思想是“人才第一”、“人才比资金和技术更重要”。这种思想体现在招聘、晋级、工资福利等很多方面。他一直引以为自豪的是,1957年他第一个在韩国实行公开招聘、考试竞争、择优录取的制度。在招聘考试中,面试重于笔试,李秉喆不管办公多忙,都要亲自同新录取的职工面谈一次。

他的信条是人品重于学历,面谈首先看对方是否健康,看五官是否端正,然后看是否反应敏捷,善于对话。李秉喆在解释他的“人才第一”思想时说:“公司是由人组成的。公司的成就取决于人。当公司需要200人时,能有2000人应试是非常理想的。但在另一方面,我也时常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担心有遗珠之憾,让一位有潜力的经营人才在我手中溜走。”

李秉喆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的方法,效果明显。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界的认可和赞赏。

李秉喆的工作方法很独特。他说:“我用60%的时间经营三星企业,其余40%用于个人爱好。”他有广泛的业余爱好,却不吸烟,不喝酒,也从不过多地在无益的爱好上耗费时间。因此,他认为这40%的时间对事业也有直接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logo

子承父业 富过三代

李秉喆有三儿四女。挑选哪一个儿子作为继承人,是关系到三星集团今后命运的大事。他并没有轻易地下决断,而要实践中确定。

1966年韩国肥料厂的丑闻被揭露后,李秉喆退居二线,把经营大权交给了当时36岁的长子孟熙。孟熙与其大弟昌熙组成了一个五人委员会来重振旗鼓,以求东山再起。然而兄弟俩回天无术,三星集团两年里困境加重。

李秉喆在一旁冷眼旁观,确认这兄弟俩今后难以维持三星这个庞大的财团。

1968年,他又从二线重新出台,并把长子、次子都送到农村务农,把眼光转向了三儿子健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秉喆、李健熙父子

李健熙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系,后来又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经营学院进修,回国后即进入三星财团所属的广播公司工作。人们评论他性格内向,感情丰富,能团结别人一起工作。这些特点再加上他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备受李秉喆的喜爱,李健熙也不负父望,两年后升任广播公司的理事。

1971年,李秉喆对自己的继承人作出了最终安排,他在当年写下的遗嘱中明确指出三儿子接管他的事业。

1978年,李健熙担任了三星财团副董事长,主持全面工作。他继承了父亲勤勉不偷懒的工作原则,坚持共存共荣的企业原则。每天早晨八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除了少量的应酬外,早晚都在家吃饭,中午在公司食堂同职工一起进餐,他喜欢一面吃饭一面同职工讨论经营管理问题。颇得人们好感,也使李秉喆大为放心。

70年代末期,韩国政府试图发展半导体产业,这当然离不开大财阀的支持。但由于当时经济不好,很多财团都对这项产业不感兴趣,只有李秉喆的小儿子李健熙提出,想要试试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健熙

起初,李秉喆对此并不支持,但在儿子的影响下,李秉喆意识到,面对日美霸权,两次石油危机,韩国必须做出改变。于是,李秉喆决定亲自下场发展三星半导体业。

但遗憾的是,直到1987年李秉喆去世,他也没能见到三星半导体盈利。临终前,这个为三星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紧紧拉着儿子的手,殷殷叮嘱道:“半导体是为了我们的祖国,你一定要继续下去……”

父亲去世后,李健熙“杀”红了眼,不顾一切都要孤注一掷发展半导体业。终于,在1996年韩国成功取代日本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心。从此,三星集团一跃成为世界半导体领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