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孩子放学的所有作业,要有家长来辅导,以致现在很多家长开始回去复习以前学校所学过的知识,可是现在的教材跟家长以前所学的教材相差太大,导致很多家长头疼。

面对这一局面,一些家长下班后也加入了学习中,甚至还网上买了一些课程,赶在孩子前面学习。

然而,教育孩子并非易事,家长们开始深刻体验到了培养一个学生成才的复杂性,开始理解老师的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个家长在网上吐槽,“我家孩子没做错,9+9÷3等于12被打红叉,到底哪里做错了?”

但是看看这个家长晒出来的题目,“9加9除3,结果是多少?”

终于知道到底是谁的错,这个家长去跟老师理论,底气还是差了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家长辅导低年级的学生,感觉非常吃力。大家发现现在的教材跟以前的相差太大,我们还停留在“曲项向天歌”,殊不知,九大行星的概念已经被修改为“八大行星”。

另外,大家最常见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些在我们70、80、90后的课本都是这样读的,而最近出现出现在的课本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都不知道是教材印错了,还是已经修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商标状态全部为“无效”,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并无商标注册。

你是按照我们以前学的教,老师会打红叉,按照现在的课本学,总觉得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孩子的作业辅导中,一些家长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数学或者古诗词里,如果没有很强的逻辑理解能力,加上以前的储备知识,你根本无从下手。

最近,有一位小学生的妈妈,就因为一道数学题,跟老师争论了起来。

9加9除3,结果是多少?

这位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答的没有错,9+9÷3=12,先算除法后算加法,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道题被数学老师打了一个很大的红叉,还标注“不注意细节”。

这位家长很困扰,明明是自己的孩子答对了,哪里有那么多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妈妈把这道题发布到网上,寻求网友的帮助。

然而得出的结果只会让这位家长更迷糊。

网友1:除和除以都分不清了吗?9加9除以3才是等于12,9加9除3,3是被除数,9是除数,所以是9又三分之一。

网友2:区分除和除以都是吃饱撑的,现实生活中有说9除3是3÷9的吗?严谨地说:9加9的和,再除以三,商是多少,和是多少?数学的表达就是要意思唯一,不能有歧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网友把问题更绕远了,看看下面网友的解答:

网友3:不就是把中文翻译成算式再计算嘛,问题是你再把算式用中文念出来看看,对吗?9+9÷3中文怎么念?难道不是9加9除以3?如果是(9+9)÷3,再翻译成中文不应该是:括号9+9括号除以3?

这位网友还是没有解释除9加9除3,中的除与除以用数学公式怎样写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得是网友4,说的最简单直接:9+9÷3念做9除3加9,(9+9)÷3念做9加9除3,这篇文章中老师的批改没问题,是家长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不得不说,中国的文字和阅读理解,就是极大地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全是文字游戏,科学要的就是简单严谨,所以我们的科技被西方吊打,我们最顶尖的人才用的都是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网友的点拨,这位妈妈终于知道除和除以的区别,这种题目,考量的还是人的数学思维逻辑,平时大家哪里会想到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考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理解能力,如果你只是单纯的认为这道题就是考加减乘除的先后顺序,那就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很多网友认为,出这种李鬼和李逵题目的人,就是有病,这种题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思考的,简单易懂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网友不认同,学东西不要单一,这道题中还包含了语文的理解能力,还有一个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就比如,底下这道题,“教室里有11盏灯,拉灭了4盏,教室里还有几盏灯?”

如果是大人,很快就会答出11盏,这跟拉灭多少没有关系。而让小学生来回答,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答7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小编认为,这种题目可以出,毕竟小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可以连贯语文的理解能力,毕竟又可以帮你复习语文,考虑的不单是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不能学了数学,忘记了语文,学习东西,还是要互相结合。

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对此,你们怎么看?同意学校经常出这种题目吗?欢迎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