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杭州市公布了20个放生点位,未来大家想放生鱼类,可以认准这些地方。

20个点位遍布全市主干河道,东西南北都有,其中10个城区各有1个点位,有放生需求的市民朋友可就近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可缩放大小

推荐放生17种鱼类

每放养10万尾滤食性鱼苗,形成的生物碳汇相当于植树造林1公顷。因此,增殖放流是水生态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是“水中的植树节”。

不过,并不是所有水生物都可以放生。

在萧山区小东坡河的知章公园点位,记者看到,现场有科学放生指示牌,上面写着注意事项和适合放生的物种。其中,推荐放生的种类有17种、不推荐的有8种、禁止的有14种。

比如说,白鲢、花鲢等本地物种或洁水性鱼类,具有调节水质、增加种群数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恢复生态功能等作用,为目前城市河道推荐放生种类。

而改良杂交或选育类或食草性鱼类,如鲫鱼、鲤鱼、草鱼等,易影响生物遗传多样性或因喜食水生植物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不建议私自放生。

而巴西龟、罗非鱼、福寿螺等外来物种均为禁止放生的水生动物,易通过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竞争食物或直接扼杀本地物种等方式,危及本地物种生存,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或引发病害。

就拿巴西龟来说,是很多市民选择的放生物种。但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动保网发起人蒋劲松表示,巴西龟会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及蛙类的卵、蝌蚪甚至其他本地龟类,“对于本地物种来说简直就是浩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至中午更适合放生

这些放生点位是综合考虑了水质、水生物系统和安全因素,不管是河道能容纳鱼的数量还是水质,都是适合放生的。

一些城市河道,要么自然饵料及水域含氧量有限、存活条件不佳,或者承担了主航道、水闸、港口港汊、饮用水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社会功能,不适合放生。

“如果随意找条河道放生,鱼的存活率不高,而且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大家看到河里漂着死鱼,心里也会不舒服。”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水设施河道中心河道处副处长张晔说,希望大家以后能到点位上,规范放生。

同时,放生时,也有很多小技巧。

上午至中午时段,水域含氧量较为充足,是适合的放生时段。应避免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进行放生。

另外,要避免选取商品鱼,并在放生前2-3天,进行停食、密集、耐低氧等适应性锻炼,同时,运输时尽可能使用氧气瓶、氧气袋、活鱼箱等专用工具,放生时要贴近水面,避免直接抛撒或高空倾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和钱塘江允许放生吗?

西湖是拒绝放生的。

以前,经常有人会往西湖里放生各种鱼,以及乌龟、巴西龟,还有螺蛳、泥鳅等。但每次有人放生完,过不了几天,西湖水面上就会浮起“尸体”。

因此,每年冬天,西湖水域管理处都会往西湖里放养一批鱼苗,一般来说每次十几万尾。哪怕是一年一次的“官方放流”也是要以保护为前提的,拒绝不科学的放生、放养。

钱塘江可以放生,但有很多讲究。不能放生生态安全风险评估不合格的物种,哪怕适合的物种,如果数量多,也应提前向放生水域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选择投放的品种,主要根据三个原则——

第一,尽量选钱塘江里最常见、繁育技术成熟的品种;

第二,不放外来品种,只放钱塘江里有的;

第三,不放生凶猛鱼类,比如鲈鱼、白条等。这些鱼很凶猛,会吃别的鱼,所以都不选。

杭州市城管局特别提醒大家,在科学放生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鱼苗;二是品种;三是时间,在放生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王青

通讯员 戴元津 楼佳卉 吴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