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开国到北宋灭亡,一百多年的“生命”中,如果给武将排个名,狄青能排前三。如果不算开国那些猛人,狄青甚至都能排到第一。
就这么一个牛皮哄哄的厉害人,少年时和人斗殴,被捕入狱,脸上刺了字。如果按照水浒大汉们的叫法就是“贼配军”。
后来,因为武功出众,狄青被送到京城充军。对于武功高超的人来说,军队才是最佳的工作地方,能建功立业,也能保卫家国。
军人不打仗,就没法扬名天下,正所谓“乱世才能出英雄”。
1038年,西夏的李元昊自立了。于是,宋夏战争开始了。
此时,狄青已经30岁了。
接下来,在宋夏交战的前线,常常出现一个牛人,披头散发,头戴铜面具,杀伐果断,勇敢无比!
西夏人一见到这个铜面人,那是非常的忌惮。
这个铜面人就是狄青。
背叛范仲淹
和西夏作战4年,打了二十多次仗,中箭8次,“狄青的勇猛”名扬大宋,狄青的战绩非常显赫。
出名了!
狄青的春天来了!!
1040年,狄青认识了第一个大伯乐,这是他的贵人,名字叫尹洙。
尹洙当时担任了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他给狄青介绍了两个奇才,一个人名字叫韩琦,一个人名字叫范仲淹。
这两人是宋仁宗年间绝对的大咖,尤其是范仲淹,被誉为“两宋300年的完人一个”。韩琦和范仲淹两人都很欣赏狄青。
范仲淹非常惜才,教狄青读《左氏春秋》,并对狄青说道:“为将者,不能只有匹夫之勇!”
在范仲俺的点拨下,狄青的军事水平飞速提高,仗打得越来越漂亮。
可以这样说,范仲淹就是狄青的第二个大伯乐,甚至能称得上是狄青的“老师”。
范仲淹的能力在韩琦之上,但政治手腕不如韩琦。这两人曾经的关系很好,好得像兄弟似的。
在对付西夏人时,范仲淹采取“攻下一个地方,扎一个城”,步步紧逼,压缩西夏的生存空间。但是,为了一座水洛城,范仲淹和韩琦终究还是撕破脸了。
范仲淹主张修,认为对战事有利。韩琦主张不修,认为劳民伤财,不划算。
两人都不让步,怎么办?
只有找最高领导协调了。韩琦给皇帝发去的奏折,阐述不修的原因:那块地盘归我管,我很清楚那一块地方,无须修城,劳民伤财。
朝廷批准了韩琦的意见。
定川寨之战,宋军大败,这让范仲淹有了理由:必须修水洛城。
不久之后,范仲淹派出了刘沪、董士廉等人开始修水洛城,支持者还有朝里的欧阳修等人。
但是,韩琦拉上了文彦博、尹洙等人,继续反对修城。
而此时,面对范仲淹和韩琦的争执,狄青思前想后,选择了站队韩琦。
宋仁宗也是个举棋不定的人,先是不支持修,后来又支持修水洛城。再后来,在韩琦和文彦博等人的建议下:同意停止修建!
而此时,范仲淹的人还在继续修建水洛城。
韩琦直接通知狄青抓人。
狄青逮捕了刘沪、董士廉。
这还没完,看了刘沪、董士廉两人比较傲气,狄青不仅动用了私刑,还差点斩了这两人。
此时他没有想过,这是他曾经老师的人,真的是太“作”了,一点后路不留,一点面子不给。难道他忘记了范仲淹曾经的谆谆教导了吗?
狄青此举得罪了恩师范仲淹,还得罪了文官集团。毕竟,当时是不能对文官随意用刑的,而狄青对文官董士廉用刑了。
背叛恩师,对文官用私刑,这都给狄青的前程埋下了地雷,让很多文官不齿于狄青的为人。
那两人可以不动,交给韩琦就好,狄青的野蛮操作,让人感觉狄青的情商有些着急!
得罪韩琦
1048年,韩琦到了河北定州担任安抚使。
看到这里的将士们军纪废弛,军中的贪官污吏很多,韩琦开始大力整顿。其中,韩琦抓了一个克扣军饷的贪污军官,这个人叫焦用,这是狄青的人。
对于此,狄青很不满意,力保焦用,理由是此人上过战场立过功。这就好比现代人嘲讽皇帝杀“功臣”,难道立过功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此事后来成了北宋文官的笑谈,文官们就差说出八个字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这事让狄青很难受,感觉韩琦没有给面子,恨意大生,曾经韩琦的关照一概放到了脑后。
于是,两人渐行渐远。
狄青在战场上立功不少,职位也是不断上升,在1052年担任了枢密副使。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哪怕狄青什么都没做错,单凭他坐上了枢密使的宝座,那他就活该被人骂死。
赵匡胤就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靠着这个职位,他才能从打工仔成了大宋朝的老板,他不希望自己的手下人也这么干。
因此,禁军被赵匡胤分成了殿前司、侍卫步军、侍卫马军等3个部门,但是3个部门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一般都不设,主要由三把手都虞候来带兵。
带兵的有了,那么调兵的呢?这事儿就归了枢密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