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今天

农历二月初二

是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

这天起,万物复苏

春天真的来了!

作为一个吉祥的日子

这天的饮食

多以“龙”为名

随观澜君来了解!

“食龙头”—猪头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月二当天,全国许多地区在食用猪头肉,意为“食龙头”。正月过完,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必须要留在二月二祭过龙王后才能吃。猪头肉吃的方法有很多,扒猪脸、猪头焖子、凉拌猪耳朵、卤猪拱子(猪鼻子)等都是超美味的做法,一家人聚在一起把猪头吃完,就要开始春耕啦。

“食龙耳”—吃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部分北方城市都会在这天吃饺子。因饺子的形状酷似耳朵,二月二这天吃的水饺,也叫做“食龙耳”。饺子大多选用当季青绿色的荠菜或是韭菜,为了迎合“春满大地”的节日气氛,口味上也会偏清淡自然,例如韭菜、鸡蛋、虾皮做成素三鲜。

“扶龙须”—吃面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月二当天吃一碗面,面无论粗细、无论种类,都笼统地称为龙须面,二月二吃龙须面就叫“扶龙须”,也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山东、河南等地将面条拉成如头发丝般粗细,一丝一缕真的像龙的胡须一般。还有一些地区,为讨吉利都会互赠龙须面。

“食龙眼”—吃馄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馄饨圆鼓鼓的,很像龙的眼睛,炯炯有神。因此,二月二这天大家都会吃碗馄饨,叫“吃龙眼”,寄语眼睛明亮,能够看清未来的路。

“咬龙鳞”—吃春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时人们认为立春是节气上的春天,吃春饼是为了“咬春”,二月二是万物复苏和唤醒龙王的节日,春饼的形状酷似龙鳞,吃春饼也被称为“咬龙鳞”。老北京人吃春饼少不了豆芽、粉丝、韭菜、肉丝一起炒的“合菜”,酱肉、熏鸡、熏鸭都是合适的肉菜。

“吃龙子”—吃米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饭呈现出一粒粒的形状,人们将吃米饭称作“吃龙子”,寓意着生生不息、子孙昌盛、家族兴旺发达。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饮食提示

营养均衡: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少酸多甜:春季肝气旺盛,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之品,如红枣、蜂蜜等,忌酸涩。

多食蔬菜: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随着春季各种新鲜蔬菜的大量上市,人们一定要多吃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抬头”,好兆头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

许下美好的愿望吧

提振自己的精神头

让好运,从这头直到那头

愿我们每个人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来源:人民日报 健康中国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