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儒林外史》解读的最后一天。

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这个话题,是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经历着的,与你与我,都有这样的体验:

对失败者的嘲弄,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恶意。

一、来自亲人的恶意

鲍廷玺,原姓倪,是鲍文卿的养子。

鲍文卿,是个戏子。为人正直、善良。

他认为戏子是个低贱的行当,所以只让鲍廷玺管管帐。

在鲍廷玺和妻子王氏去世后,鲍廷玺失去了依靠。

鲍文卿临终交代妻子:不必等到丧满,给鲍廷玺再娶一门亲。

老太太给鲍廷玺找了一个什么的呢?

这个胡家女儿出身破落的官僚家庭,嫁过两次人。

“她能大能骂,把大呆的儿子、媳妇,一天骂三场;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

脾气差,还好吃懒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日睡到日中才起来,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每日要吃八分银子药。头一日要鸭子,第二日要鱼,第三日要茭儿菜鲜笋做汤------”

老太太为什么要娶这样的女儿入门呢?

因为,胡家女儿带着丰厚的嫁妆。

老太太的女婿归姑爷,也极力撮合。

原因是:“我哪怕磨死倪家这小孩子!”

媒婆沈大脚向胡家女儿,也就是王太太说亲去。

哄骗她说鲍廷玺是大户人家的儿子,而且还是个武举人。

最重要的是,没有婆母和小姑子。

这个王太太虽然泼辣,但不够世故。

嫁入鲍家后,才发觉受骗。

气急攻心,竟然得了失心疯。

带来的丰厚嫁妆,也不断地在买药吃药之后,消耗殆尽。

鲍家老太太的如意算盘,彻底毁了。

归姑爷看着鲍廷玺受尽折磨,很是满意。

怂恿老太太,将这两人赶走。

鲍廷玺连同他的太太,终于被扫地出门。

人活一生,无权无势,连自己的亲人都要嫌弃。

来自亲人的冰凉的眼光,如同泰坦尼克的冰山,毁灭一切。

范进亦然、蘧公孙也是。

二、来自成功者的恶意

高翰林,是科举考试的成功者。

马二先生得到学政的推荐,进了京城。

你看高翰林是怎么评价他?

“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字,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
“他就是做三百年的秀才,考二百个案首,进了大场总是没用的。”

将马二先生的半生都否定了。

更恶毒的是,他对别人对马二先生的赞誉,也是极力诋毁:

“无论那马二先生不可必做亢龙,只把一个现活着的秀才,拿来解圣人的经,这也就可笑至极了。”

言外之意,马二先生,不够格!

圣人的经,也是你一个秀才能解的。你不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翰林的恶意只是在背后议论,杜慎卿的恶意就直接摆在台面上。

当萧金铉拿着做好的诗来向他请教,杜慎卿毫不留情地泼了一盆冷水。

浇得萧金铉通体冰凉。

被恶意伤得最深的恐怕就是周进了。

周进被邀请坐馆,那顿饭是宴请他的。

结果被请来陪酒的梅玖,狠狠地奚落了一番。

因为梅玖是秀才,而周进还是个老童生。

一遍一遍将周进没有进学的事情来取笑。

王惠,王举人,在寺庙里借宿一晚。

吃得满地的瓜子壳,鸡骨头等,让周进打扫。

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

傲慢的优越感,使得这些成功者,没有慈悲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来自底层的恶意

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形形色色的普通老百姓形象。

范进中举前,母亲饿得眼睛要看不见了。也没见一个邻居来送米、送鸡蛋。

周进发迹前,也是受尽了周围人的冷眼。

中举之后“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

看着围绕这两人的,众人的笑脸。

不知道是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吴敬梓在塑造群体人物时,还特意塑造了两类特别的人。

一类是和尚。

在《儒林外史》二十八回中,诸葛天申要找房子住。找到一个和尚家。

这个和尚是一个势利眼,他看出了诸葛天申没有钱。

就故意给他们出难题:

“在小房住的客,若是买办和厨子是一个人做,就住不得了。须要厨子是一个人,在厨下收拾着;买办又是一个人,伺候着买东西,才赶得来。”

意思就是,看你们这副穷酸样,能雇的起厨子和买办吗?

租不起就别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人的清高和傲气,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

作者又借萧金铉之口,来骂这个和尚:

“将来我们在这里住,岂但买办厨子是用两个人,还要牵一头秃驴与那买东西的人骑着来往,更走得快!”

文人的骂,不见刀光,字字见血!

还有一类人就是盐商。

宋为富要娶沈大年的女儿,沈琼枝。

文书上写明的是正室,可是,宋为富非常狡猾。

他先将沈琼枝软禁起来,准备逼她就范。

对于想要告状的沈大年,他则是花钱买通官衙。

把沈大年押回了老家。

这是商人对知识分子的羞辱,用的是原始、粗鲁的方式

——金钱。

结语:

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的名门望族。

二十三岁之前,是他人生中最无忧的一段时光。

二十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不懂经营家产,经常受人欺骗。族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讥笑他为败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段时间里,他见识了太多乡绅、百姓、商人、名流的丑恶嘴脸。这些在《儒林外史》中都有了很好的展现。

三十六岁那年,他将家搬到了南京。

在南京的这段日子,吴敬梓过得非常清寒。

冬天,没有炭火取暖。他便邀几个朋友,绕着南京城走上好几十公里。

美其名曰:暖足。

看似风雅,实则饱含了太多的辛酸与无奈。

他对周进、范进的嘲弄,更多是同情;

他写严监生的吝啬,更多是惋惜;

他写匡超人的堕落,更多是指责八股选士制度;

他写牛浦的下流,更多是对世风的批判。

还有很多很多------

《儒林外史》的伟大,不是7天就能说得完的。它的高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瞻仰、去膜拜!

感谢吴敬梓,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优秀的讽刺小说。

它真实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照出了我,照出了大家。

我是花花,每天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一本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