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乒的“二姐”阿库拉,最近有点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首先是:

上次世乒赛开局,她就3:0战胜王艺迪,可以说是一战成名,让中国女乒赢得很惊险。

2、其次是:

这次新加坡大满贯开局,又是与王曼昱打满5局,最后2:3惜败,让人看得手心冒汗、心惊肉跳~还好,王曼昱最后关头顶住拿下了,没让她再次得逞。

3、其实,在这之前,还有一次,那就是:

阿库拉对阵陈幸同,也是把陈幸同逼得满头大汗,步步惊心,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惊险拿下~只不过是:从那之后,中国女乒就很少与阿库拉交手了,所以才没引起我们的注意。

而现在呢,又连续两次让我们两大主力难受,这次让人又重新关注了她~其实,早就应该重视的。

那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阿库拉,怎就这么难缠呢?

其实,她与别人交手并没有这么厉害,否则早就成名了,只不过是:对付中国女乒的选手正好“对路”而已,正好戳中了中国女乒的“软肋”,所以才显得如此强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中国女乒的“软肋”又是什么呢?

对此,相信经常关注中国女乒的应该都知道,我们在前面也早就讲过了。

那就是:

现在的中国女乒,怕“特殊打法”~一遇上特殊打法就发怵,有点不太会打。

这是我们的一个“软肋”,又正好被特殊打法的印度女乒给抓住了。

主要原因是:

中国女乒练惯了和打惯了“主流打法”,一遇到不太常见的“偏门”和“冷门”打法就不太会打~你看我们的五大主力,哪个对付特殊打法轻松?

那么,“特殊打法”又包括哪些呢?

包括“削球、颗粒、高抛、砍式发球”等~而印度女乒就属于其中的“颗粒”,也就是“长胶”打法。

长胶打法为何很难对付呢?

因为它的“速度、旋转、弧线、轨迹”等,都与主流打法不太一样,中国女乒在这方面练得少,不太会应对,打起来很别扭,所以才会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

中国女乒都是世界强手,如果只是单纯的“长胶打法”,也并不是那么难破解,只不过是,这个阿库拉,还有让大部分中国女乒主力所发怵的另一件“武器”,那就是:正手~她的正手还很强,很有杀伤力。

这下就有点麻烦。

这就像“削球”一样,请问:

是“单纯的削球打法”难对付?还是“既能削、又能攻、攻削结合得很好的打法”难对付?

毫无疑问,就是后者~一旦让“削球手”有了很强的进攻能力,你就很难打了。

因为,这样:

特殊打法+进攻能力=1+1>2~形成“组合拳”了,当然就更难对付了。

这个阿库拉就是如此,连续戳中了中国女乒大部分主力的两个软肋:怕特殊打法,怕正手。

王艺迪、陈幸同、王曼昱,都有点怕“正手好、打法强硬”的选手,遇上这样的球员,往往很被动。

这样:

长胶+正手~这两点,就是我们打阿库拉很吃力的主要原因所在。

像:同样是长胶打法、但正手能力一般的印度一姐阿库拉,就没有那么难对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

费了好大的劲,绕来绕去的,才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讲清楚。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

也许有人会问:

“既然这样,中国女乒教练组为何不针对性训练、想办法破解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用我来回答,肯定就已经有人来“抢答”了,他们大概会说:
“人家苦练的绝活,是你想破解就能破解的吗?”
“我们没有这样的打法,没有陪练,怎么破解?”
“乒乓球就应该这样,总是一边倒没意思!”

…… ……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管你找什么样的借口,我们的对手都不关心。

她们只关心的是:

再次相遇时,你有没有进步?

如果你依然没有进步、停滞不前,那她就会抓住你的软肋、往死里打你~这次是“惜败”,下次就可能“赢你”了。

因为:

你的“停滞不前”让她看到了翻盘的希望,那她还不玩命?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

无论干什么,你的对手都不会管你“什么借口不借口”,只要你进步慢,她就会狠打你~落后就会挨打,你的“借口”与她无关!

你可以一直“把借口”找下去,但是,你的对手呢,就像越南足球一样,说不定已经在你的“借口”中悄悄超过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平时练得如何,比赛中就会表现如何。

总之,中国女乒加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