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社会保障制度补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

数据显示,自2016年在部分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已经有49个城市加入试点,截至2022年末,已有1.7亿人参保长期护理保险,超过120万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贵州新基石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颖特别关注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养老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她围绕服务保障失智失能老人、孤寡老人、失独老人生活,以及医养结合敬老院建设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期盼让更多老年人安心舒适地度过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随着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刘颖说,这也直接拉动了养老照护产业的需求增长,促进照护体系的发展。

“但是我在调研中发现,现有的长期护理保险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凸显的老年照护需求。”刘颖说,例如护理行业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失能老人的照护支付能力不足等都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家庭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为此,刘颖围绕尽快建立全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了提案。

“一方面,建议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建立全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刘颖说,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覆盖,能够让更多的失能长者能够支付护理费用,缓解长者照护难题,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帮助长者享有更加有尊严和舒适的晚年生活。

与此同时,刘颖建议建立以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为主体,商业补充长期护理保险为辅助的多层次保险体系,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商业性保险产品,满足群众多层次失能护理保障需求,支持养老护理机构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 文/鲁毅 图/贾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