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个名词代表了一个非常伟大的群体,提起母爱大家更是用“神圣”来形容。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科学研究显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在孩子胚胎时期就开始萌发,这就是血缘的奇妙之处。

而有一些明明没有血缘关系,却在危急时刻愿意奉献自己,哺乳婴孩。

这原本是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值得赞颂,偏偏在新闻爆出后,有些网友竟指责她。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婴孩自己的母亲呢?为何要一个陌生人来哺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时救援 拯救挨饿婴儿

2008年5月12日,我想这个日子很多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

尤其是四川汶川的人民,更是经历了人生最致命的打击。

那场地震来得十分突然,又碰巧是在下午学生上课和人们上班的时间点。

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大家只能凭借着本能逃命,但有很多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掩埋在废墟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一场地震毁坏了无数的家庭,造成了无数人的伤亡和失踪。

但这场地震却没有摧毁人们的希望,将整个中国的人民凝聚在了一起。

当地震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国家各部门的极度重视。

就连民间组织也自发成立救援队第一时间自发地前往灾区,顺便为受灾人民送去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仅身处震源的汶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其实汶川周边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只能把大量的救援力量安排到严重的区域,周边受损轻微的城镇只能往后排。

江油市虽然有强烈的震感,好在损失并不大,相关部门也被统一调往汶川。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油市的民警接到了上级的调令,就是全力以赴前往汶川救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调令的民警们,才刚刚从地震的危险中逃过,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离开了江油。

看着远去的家园,大家带着坚定的目标前往汶川。

可当大家真的看到汶川的惨状时,就连那些铁骨铮铮的男人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更别说那些心思本就柔软细腻的女警们,她们第一时间投入救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所有人的哀嚎与痛哭声,女警们只能尽自己所能地提供帮助,运送物资,帮忙包扎。

正当所有人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吸引了女警们的注意。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何事的时候,一名女警走上前询问缘由。

女警来到婴儿面前,他正被女子温柔地抚慰着,女子哽咽的语气中流露出不知所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细询问后才知道,这名婴儿是饿了,但女子并不是孩子的母亲,根本没有母乳。

女警立刻接过女子手中的孩子,拉起上衣就给婴儿哺乳起来。

这名女警叫做蒋晓娟,今年28岁,前几个月刚刚生完孩子。

目前是刚刚休完产假复工,没想到就遇到了地震,匆忙间被派到了汶川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哭得声嘶力竭的孩子,蒋晓娟的心都要碎了,这是每一个母亲无法接受的。

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她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了哺乳的行为。

这个举动看呆了所有人,但是大家都下意识地转过头,这也是对一个母亲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婴儿吮吸到母乳,啼哭声渐渐停止,直到吃饱了以后,在蒋晓娟温柔地安抚下睡着了。

这本是一件极为感人的事情,为何会受到一些网友的抨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动承担 喂养婴孩的责任

自从蒋晓娟喂这个婴儿吃过母乳以后,没多久就在临时安置区流传开来。

一些没有母乳和奶粉喝的婴儿,也被送到了蒋晓娟的手上,希望她能够帮帮忙。

面对人们希冀的眼神,蒋晓娟并没有羞怯,更没有退缩,她一一接过这些孩子。

为了更好地哺乳这些孩子,在统一的安排下,这些孩子有秩序地被送到了蒋晓娟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喂养这些孩子的过程中,蒋晓娟时常会想起自己的孩子,母亲的天性让她散发着光辉。

那时候在安置区,一共有9个孩子没有奶喝。

正是有了这位警察妈妈,这9个孩子成功地挺过了那个艰难时期。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却有了共同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大家不知道蒋晓娟的姓名,可他们知道“警察妈妈”。

孩子们的家长更是握着她的手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

面对家长们的谢意,蒋晓娟反而十分从容地让他们放心,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孩子们。

要知道这些孩子喝奶的时间都不一样,甚至是吸吮的力度也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加令人感到不适的是,那里并没有哺乳室,喂养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但她都一一克服了。

时间不一,她尽量按孩子的时间规划着哺乳,力度不一,只能在喂奶的时候安抚孩子。

没有哺乳室,蒋晓娟就尽量找个人少的地方哺乳。

就这样,在艰难的条件下,她坚持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不容易恢复了交通,完成了救援任务,蒋晓娟在组织的安排下匆匆和自己儿子见了一面。

没想到,这让她面临了最为心痛的一幕,就是孩子不认她这个妈妈了。

见到孩子的第一刻,她就想抱过孩子,没想到孩子丝毫不理会她,排斥她的拥抱。

甚至是蒋晓娟要喂养孩子,孩子也不喝她的母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接到调令匆忙,她没有和孩子告别,这几天的时间孩子被迫断奶。

简单和孩子相聚了片刻,没等孩子适应她的到来,她只能再次离开,回到救援一线。

完成了救援工作后,对这些有功之臣自然要进行表彰。

5月22日,鉴于蒋晓娟在灾区中的出色表现,她荣获了二级英雄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还因为这个哺乳的行为,被评为了最具爱心华人女性,一时间被大家广为称颂。

更重要的是在6月份的评级中,她更是直接被任命为副政委岗位。

自从她升迁的公告一出,有些网友们就“酸”了,开始在网上抹黑蒋晓娟。

铺天盖地的恶言詈辞向这名善良的警察母亲袭来,大家开始质疑她的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讽刺她当众哺乳的行为不雅,更觉得她做出这些行为就是为了名利。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蒋晓娟内心十分的难过,她的所作所为,只是母亲的本能。

同年7月,蒋晓娟站到了大会堂的中央,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灾区当妈妈的演讲。

她没有过度宣扬自己的伟大,只强调自己做了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大义、人民安全面前,她不仅仅是一个警察,同时也是一个母亲。

她在喂养那9个孩子的时候,置自己的孩子于不顾,后来更是花了近半个月才修复了与孩子的关系。

种种的付出不该被抹黑、被质疑,更不该被否定。

如今15年过去了,这位警察母亲如何了,是否从网暴中走了出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困境 坚守初心为民服务

面对一些网友的恶意中伤,有段时间蒋晓娟也陷入了抑郁的怪圈。

好在家人、领导、同事及时发现她的异样,在大家的帮助和医生的辅导下。

蒋晓娟逐渐走了出来,对于那些风言风语不再往心里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她终于恢复往常的精神面貌,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有了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同时对于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明了,她不仅肩负警察这个责任,更是无数母亲的表率。

即便离开了汶川,她依旧牵挂那些被她哺育过的孩子们,还有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孩子们。

只要是有时间,她都会带着大包小包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去往那边看望和照顾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个被她喂养过的女婴,那个女婴母亲患了重大疾病,蒋晓娟也第一时间进行捐款救助。

可以说她用自己的行动,打了那些刻意抹黑她的网友们的脸。

不仅如此,在每次国家需要的时候她也都会挺身而出,冲在支援第一线。

疫情暴发后,她带着大家奔赴抗疫一线,肩负民众的生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灾暴发后,她也没有退缩,勇敢地站出来,解决各种问题和帮助百姓们。

正是因为她的表率,大家面对灾难才有了应对的勇气,冲锋陷阵地完成救援任务。

这一干就是整整12年的时间,2020年,鉴于她在两次救援任务做出的重大贡献

组织上决定给予她嘉奖,将她升职为政治处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的升迁是组织上对她的嘉奖,更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

当年很多人恶意扭曲她的无私奉献,但这么多年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证明了她身为党员、身为警察那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奉献精神。

如今15年过去,蒋晓娟曾经的事迹渐渐被一些人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每一位受到她帮助的人民却始终不会忘记,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下的重担。

更不会忘记,她面对恶言恶语的时候,坚定不移地继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结语

那场地震已经过去整整15个年头,再过几个月就是16年。

曾经那些伤痛在时间的流逝渐渐得到了治愈,那些被破坏的家园也已经重建,大家拥有了新的生活。

但是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大家始终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救学生奉献生命的老师、为救孩子苦苦支撑的母亲。

为奔赴前线救援的志愿者,为灾区开辟道路的解放军。

每一张面孔大家都深深刻在脑海,也希望这样的灾难再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3年05月18日 《 “警察妈妈”蒋晓娟:渴望平静的生活》 人民网 2020年10月10日 《江油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蒋晓娟:作为一名基层政治工作者 要带头学习践行训词》 中国新闻网 2008年06月21日 《四川"警察妈妈"蒋晓娟被正式任命为公安局副政委》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