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都是最为根本的利益要求,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领土争端如果解决不好,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军事或政治冲突。

中国在这方面可以算是“经验丰富”了,因为特殊的区位条件,我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总长达到了2.2万公里,同时也是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有14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复杂的边界情况,再加上半殖半封时期的众多遗留问题,使得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谈判划线工作。

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议或矛盾,比如1963年,耿飚大使曾坚持,将一块名为“坎巨提”的飞地划给巴基斯坦,当时就引发了众多讨论,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坎巨提的丢失

坎巨提位于帕米尔高原的西南部,是洪扎河上游的一条峡谷地带,东西跨度10公里,从南到北全长大概300公里。

在历史上,坎巨提有过各种名字,可以叫“乾竺特”,还可以叫“棍杂”,在清朝的时宪书中,也曾被称为“喀楚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元朝时期,蒙古铁骑就曾经到访过这片土地,一直到清朝晚期,在中国的史书中都能找到有关于坎巨提的记载。

在当地居住生活的也只是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到十九世纪时,人数也不过6000人左右。

即使了解如此详细,但坎巨提的地位却一直模模糊糊,他们虽然始终处在清王朝的管辖之下,可各种行为举动都像是类似锡金、琉球那样的藩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记载,乾隆二十六年的时候,坎巨提首领就曾向清廷进奉贡品,请求能够得到清王朝的庇护和关照,

再之后的历史中,只要坎巨提政局发生重大变动,或者是部落首领有更替,他们都会向喀什的衙署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到了近代,两次鸦片战争已经把清朝打出原形了,坎巨提仍然和清王朝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1878年,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消息传到坎巨提后,坎巨提首领还派专人前往北京赠送贺礼,但清朝对坎巨提的态度却始终不温不火,不知是无暇顾及还是看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1891年,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薛福成的记述,坎巨提在“中国回疆之外”,可见当时的人们始终就没有认为坎巨提是清朝领土,而是有着自主权的藩属。

所以当英国、俄国在干涉到克什米尔和中印边界的时候,清政府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情绪的波动。

1914年,在英国的一手炮制下,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诞生,直接将坎巨提变为了英国控制,也成为了中印边界至今悬而未决的元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虽然坎巨提领导者的立场多有变化,甚至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还曾提出过恢复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但实际控制者早已不是中国。

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筹划停火线,坎巨提被并入了巴基斯坦,而中国因为正处于解放战争,根本没有空闲顾及,也很少有人还会想起中国和坎巨提的纠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人之美,利大于弊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国内建设还是国际交往,各项事务都亟待展开和推进,但是人才难得,一些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也不得不脱离部队,到全新的“战场”上运筹帷幄。

耿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从红军时期一路走来的老革命,耿飚曾经带领队伍抢渡乌江,首夺娄山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时任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听从党中央的安排,毅然脱下日夜相伴的军装,前往外交部任职,从此开始了其20多年的外交生涯。

八十年代初,耿飚重回老本行,担任中国国防部长一职,但因为早就脱离了军队工作,他当年并没有参与55年的授勋仪式,所以耿飚成为了我国唯一一位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言归正传,耿飚在接受了周总理的悉心指导后,便启程前往了瑞典担任大使,后来又转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

从寒带国家转向热带,从北欧又直接回到南亚,这种转变需要从零开始适应和了解,耿飚在回忆录中风趣的称其为“冷热互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这样,耿飚不得不对巴基斯坦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发现了个“大惊喜”:曾经受到各方殖民者争抢的坎巨提,如今竟然被划到了巴基斯坦那边。

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问题,耿飚瞬间变得敏感谨慎起来,在任期间,他和使馆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最终认为,坎巨提原本也只能称为中国名义上的领土,当地始终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并且已经脱离中国控制将近半个世纪,如今收回已经不太现实。

经过深思熟虑后,耿飚在回国述职时,向周总理提出了自己想法:在勘定两国边界的时候,将坎巨提直接划入巴基斯坦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听后也非常惊讶,身为外交官,无论何时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有争议,也不应该直接做出拱手相让的行为。

事关重大,周总理马上把报告提交给了毛主席,然后组织会议进行商讨。

终于,在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外交状况进行分析后,大家普遍认为,坚持收回坎巨提的意义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当地人民早已习惯巴方的管辖,无论是生活还是语言;其次,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是广交朋友的阶段,采用强硬手段收复这块拥有自主权的领地,由此产生的争端必然会影响深远。

众人分析来分析去,都认为放弃坎巨提是一颗利大于弊的选择。最终,国务院接受了耿飚的建议,在1963年中巴划线工作中,直接将坎巨提并入了巴方一侧。

而这一刻小小的让步,也让中巴两国的“铁杆情谊”有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