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56年,毛主席在畅游长江时,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发出了赞扬。

此时的三峡大坝尚未开工,但毛主席却早在胸中规划了一番,而到了1996年,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的三峡水电站迎来了一次特殊的会面。

这一天正式通车的西陵大桥被装饰的五彩缤纷,工人们都非常激动干劲十足。因为要迎接一位特殊的人物参观,她就是伟人的女儿李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李讷见到了如同巨龙咆哮一样轰鸣的机器,工人们在岗位上挥汗如雨,她感觉到很激动。

因为她知道,父亲一直记挂着三峡工程,如今这项工程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那种震撼是不能用言语形容出来的。

“爸爸,你看到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伟人后代的相见

李讷来这里还有另一个目的,早在来之前她就听说,她的“弟弟”刘源在这里担任武警水电指挥部政委。两人多年未见,李讷非常想念他。

于是就问工作人员刘源在哪里,工作人员也很想让两位伟人的后人见一面。但是现在正是工作的时候,刘源政委经常会在不知何处指挥着自己的装备和仪器,不一定能找得到他。

而且李讷并不会在这里待太长时间,今天下午就要驱车返回市区。工作人员连忙找人给刘源送信,幸运地是很快就找到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刘源果然这在忙的热火朝天。听到李讷来参观的消息时,刘源非常高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姐姐了。

但是现在的工作实在是脱不开身,询问工作人员李讷的行程后,发现她们下午四点会在西陵长江大桥,正好那个时候刘源有空闲时间。

于是让工作人员给姐姐捎个信,下午四点的时候去找她。收到刘源回信的李讷非常开心,一中午都带着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四点,刘源乘着吉普车来到桥头,车子刚刚停稳,刘源就迫不及待的从车子上跑下来。快步走到李讷的身边,两人激动地握住了手。

李讷眼里含着泪说:“是源源啊,我还能叫你‘源源’吗?”刘源点点头:“当然了,您是我的姐姐,当然能叫我‘源源’,而且听到您这样叫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讷慈爱的摸摸刘源的头,陷入了回忆,笑着说:“咱们分别的时候你还是个小伙子,个头还没我高,如今竟然长这么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也感慨的说到:“是啊,谁能想到那次一别竟是这么长时间不见。”李讷说:“是啊,这么多年了,咱俩都老了。”

“姐姐才不老呢,还和以前一样年轻漂亮”。两人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他们儿时就是很多年的邻居,虽然李讷比刘源大十一岁,但是李讷很喜欢这个弟弟,所以每天都愿意带着李讷一起玩,有好东西也会首先想到刘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也很依赖这个姐姐,天天跟着李讷后面跑。像一个跟屁虫,大家都开玩笑的叫他“小尾巴”,刘源只是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继续跟在李讷后面“姐姐”“姐姐”的叫。

儿童时期的友谊是最纯粹最单纯的,所以即使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大环境的影响,两个人的心里还是彼此记挂着。

所以一见面两个人就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一直聊着小时候的趣事,有时候逗得身边陪同的工作人员也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眼前身穿军装,姿态挺拔的刘源,李讷感觉非常的欣慰。很久之前见他还是一个小伙子,如今却能担当这么重要的任务。

“早就听说你在这里工作,大家提到你都夸赞不已,如今看着这三峡大坝的建设,你果然没让大家失望。”

这么多年了,听到姐姐的夸赞,刘源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应该的,人民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怎么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作为“红二代”,身上一直保留着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他的父亲从小就对他言传身教,刘源也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在三峡大坝的工作很艰难,每天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进去,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而且这项工作的工作环境也很恶劣,不是在高原就是深山峡谷,这样的气候环境,是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是最苦最累的活,刘源也没有一句怨言。他始终记得父亲的教导,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脚踏实地的办事,安安本本的工作。

刘源一直把父亲的话当做人生的信条,即便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移。

看着眼前宏伟的工程,李讷忍不住感慨:“这是我们上一辈的愿望,如今你们接过了这项任务,并把它出色的实现了。看看这些大家伙吧,等他们工作的时候该是多么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回答道:“是啊,也算没有愧对先辈们的期望。等都建成了,我们国家就会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站。”

李讷接着刘源的话说:“以后我们的后辈还会像我们一样建很多个这样的工程,我们的国家会有无数个‘世界之最’,到那时候,我们的国家就离强盛不远了。”

大家听到后都笑了,仿佛那一天真的出现在了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指着一个大的凹槽说:“姐姐你看那里,这是我们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才挖好的船闸,大家不分昼夜的干了将近两年。等它建好后,就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

期间李讷还询问了刘源的母亲王光美阿姨的身体状况,刘源说:“我母亲的身体一切都好,这些年来她还经常念叨你,说好久都没见到你了。”

李讷回到:“等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看她老人家。”王光美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之前两家还是邻居的时候,在一群小孩子中,王光美最喜欢的就是李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看,毛主席是对的”

家里一有什么好吃的,王光美就嘱咐刘源叫上李讷来吃。后来她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普通人一定会怨天尤人,但是王光美从来没有。

甚至在2004年还组织了两家后人的聚会大家在聚会上畅所欲言,消融冰火。在王光美看来,没有什么比那种伟大的革命友谊更珍贵的了。

另外,在1983年,王光美还特意去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故居,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光美感慨的说道:“现在看来,毛主席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源父亲去世的时候,刘源才十几岁,正是心智不成熟的时候。怎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孩子有着正确的价值观,是王光美要做的事情。

她一直教育孩子:“无论处在什么岗位上,无论能力大小,都要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怕吃苦,因为我们是为了百姓的幸福而奋斗。”

母亲的教导每每回想起来,都让刘源受益无穷。刘源一直认为,没有母亲的鞭策,他走不到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讷想起那位慈祥的老人,心里一片柔软,一直嘱咐刘源:“有机会一定要带你母亲来看看这里,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刘源点点头说:“一定会的”。不久之后,刘源搀扶着母亲来到了这里,看着眼前这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王光美欣慰的笑了。

眼前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车辆不知疲惫,井然有序的劳作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尽情地燃烧着自己的热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正在为一份喂大的恶事业奋斗着,眼神里满是信念的光芒。

刘源不停的向王光美介绍着各个设备的作用,王光美一直不住的点头。“相见时难别亦难”,欢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李讷和刘源马上就到了说再见的时间了。

这次一别,再见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李讷一直拉着刘源的手嘱咐着:“不要一直忙于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注意身体,好好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着“姐姐”的关心,刘源一直听话的点着头,表示自己都记在心里了,让姐姐不用担心。

他知道李讷一直是把自己当做亲生弟弟疼爱的,这么多年过去这份情谊只增不减。临走时,刘源对李讷说到:“姐姐,咱们来跟大桥合一张影吧。”

李讷连忙说:“哈哈,我怎么忘了这件事,等以后我想你了,就拿出相片来看看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让同行的摄影师拿出相机来为两个人拍下照片,李讷像年轻了十岁一样,跟着摄影师的指挥不断地变换着拍照的姿势。

最后终于拍出了大家都认为很棒的照片,为这场不平凡的见面,留下了可以用纸珍藏的记忆。

两个人不被恩怨影响,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最真挚的感情。正是革命先辈不断地接力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融入革命战士的血脉,然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而如今的三峡大坝造福了亿万人民,正如毛主席当年所说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