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部名为《董存瑞》的电影一经上映,就迅速的火遍了大江南北,在电影中,年轻的董存瑞满腔赤诚,每逢敌人往往都是冲锋在前,最终为了大部队的进攻顺利,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支撑,为部队炸出了一条路。

而电影中董存瑞最后的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话语,也跟着电影一同大火,成为了全片电影中让所有观众都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词。

但实际上,这句台词只是电影的艺术改动,并不是董存瑞在战场上时最后说出的话

当时董存瑞的战友,七班班长郅顺义就在董存瑞位置的不远处来为他打掩护,并亲眼看到了董存瑞炸碉堡的举动,以及他最后所说出的话,仅仅只是反复的重复着两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化之战”

隆化,是现如今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下辖县,在当时解放战争中数量繁多的城镇名单中,实在是算不得什么战略要地的名字,它于1916年才建城,到解放战争的1948年,期间也不过三十来年的历史。

规模算不算大,和当时的华北地区里的其它城镇相比,真是说算是一个放大一版的村子,无人问津,也无人知晓。

但隆化的这个名字,将会从1948年这年,成为漫长历史中闪耀的一环,它将和一个人的名字紧紧的连接在一起,这个人就是董存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董存瑞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但此时的华北地区,完全是一个战火满天的情况,常年的战乱并没有吓倒董存瑞,反而让幼年的董存瑞的意志越发的坚定。

在沦陷区内,董存瑞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以及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勇敢坚持,这在幼年的董存瑞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向往共产党的种子。

1945年,年仅16岁的董存瑞,就迫不及待的要加入到八路军的队伍中来,起初董存瑞的请求自然以年龄太小为原因而拒绝了,但董存瑞始终不放弃,每天都要跑到军队在的地方观看训练,最终被他的毅力所打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加入到军队中的董存瑞作战勇敢且十分的机智,在战斗之中非常的善于动脑筋,在1946年的解放战争中,此时已经是一名班长的董存瑞,就曾徒手抢下来过国民党军的碉堡机枪,被授予了勇敢勋章。

1948年,辽沈战役一触即发,而其战役的核心,就在于东北的门户锦州,我军的打算是攻下锦州,彻底堵死国民党军逃离东北的大门,将其围困在东北内部进行歼灭。

但这样一来,也就给了国民党军内线作战的机会,因为锦州本身就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多条铁路在此交织,如果我军攻打锦州,那么沈阳的军队就会前来救援,平津和热河的军队也同样会北上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真的让国民党军如此,来了个里应外合全面开花,这就会使得我军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因此为了保证我军能够顺利的打下锦州,因此尽可能的切断国民党军的支援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在历史的多种因素作用下,隆化这个不起眼的县城,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隆化位于承德和锦州的必经之路上,因此如果隆化能够被我军顺利拿下,那么就意味这从热河方向来的国民党军,将会被彻底切断增援路线,将大大的减轻锦州作战的友军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国民党军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早早的在隆化进行了驻防布置。

负责守卫的是国民党军官汤恩伯的第十三军,他将军部部署在承德,将师部部署在隆化,而其中的隆华中学,则是成为了256团的驻防地。

隆化中学位于隆化的城西北,是隆化县城的北门,在隆化中学的身后,就是蒋军的主要阵地,苔山阵地,可以居高临下的进行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隆化中学和苔山阵地互为犄角之势,可以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可以说不仅是火力支援,还是士气支撑。

而国民党军为了守好隆化,更是修建了二十八个碉堡群,分布在了苔山和隆化中学附近,布置严密,火力强大,除此之外,在隆化中学的外围,还专门挖掘了壕沟和布置铁丝网,来作为第二道防线。

如此严密的布防设施,即使是在于我军多次交手中,都失败的汤恩伯,这次也信誓旦旦的说道:“如果隆化在我手里丢了,我拿我的脑袋抵隆化。”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军自然要来试一试他汤恩伯的底气究竟是不是真的这么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雄烈士最后的话语”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进攻隆化。

25日,我军以13倍于敌军的绝对数量,在对隆化的四面八方完全形成合围之后,对隆化发起了总攻,这次我军放弃了以往先易而难的打法,决定上来就对难啃的苔山阵地和隆化中学,发起进攻。

由于我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汤恩伯布置的分布在苔山阵地和隆化中学的二十八个碉堡群,在经过一上午的激战之后,就已经被我军拔掉了二十个,我军在苔山和隆化中学之间,将这两个阵地形成了分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军一时间的攻击推进也陷入了僵局,特别是在隆化中学方向,仍有着三个碉堡始终拔不下来。

董存瑞所在的32师96团2营6连,就负责向隆化中学进行推进,因此拔掉这三个碉堡,就成为了他们所在队伍的首要任务。

尽管汤恩伯本人所说的坚不可摧的堡垒群,被我军风卷残云般的拔掉大半,但确实是有着不少的碉堡群对我军产生的巨大的阻碍,隆化中学的碉堡群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化中学门口由三个碉堡群和一个深沟组成,两侧堡垒对我军的正面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而中间的堡垒是一个桥型暗堡,横跨在深沟之上。

这个桥型暗堡的火力点瞄的并不是正面,而是它身下的深沟,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我军从深沟之下到两侧的堡垒处进行炸毁。

这样来看,这三个组成的火力堡垒群,有正面阻击,有防御两侧,可以说是无懈可击,要想绕过这个桥型暗堡,来端掉另外两个正面火力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为何不选择用大炮直接把它给轰掉呢?
原因就在于当时董存瑞所在的冀热辽军区武器装备实在是不足,和林彪的东北野战军相比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即使是把所有的炮给拉了上来,也满打满算不过是火炮21门,榴弹炮8门。

这么点炮火支援,只能专心的对位于苔山阵地之上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根本顾不上下面的隆化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隆化中学要想炸掉眼前的碉堡,就只能靠人拿着炸药包贴到敌人的碉堡上去,其危险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董存瑞所在的连队曾对眼前这个桥型碉堡发起过两次爆破,但都被国民党军强悍的火力给打断。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友邻部队已经从隆化中学的东南角发起进攻,因此处于西南角的董存瑞所在连队,就务必要尽快扫除眼前的这个障碍,来配合友军发起两面夹击的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入伍仅有两年九个月的董存瑞站了出来,对自己的连长说道:“让我试试吧。”董存瑞所带领的六班是全连的爆破模范班,先前的两次爆破也是由六班担任的。

因此作为班长的董存瑞更清楚要做什么,以及要怎么做。

即将亲自出马的董存瑞缴纳了自己最后的一次党费,并交代了同是爆破组的七班长郅顺义,说道:“如果我牺牲了没有爆破成功,你一定要继续爆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罢,董存瑞拿着炸药包,一个闪身便跃出了战壕,眼见董存瑞要冒着枪林弹雨到深沟之内,近处的郅顺义立马组织火力来掩护董存瑞进入。

可当董存瑞抵达了桥型暗堡之下时,却发现问题了,炸药包如果放在桥下,根本就炸不到桥型暗堡,但要想紧贴桥身,周围有没有可以放的地方。

郅顺义后来回忆道:“董存瑞到了桥下后,我看他四处走了两下看周围没地方放,就立马将炸药包举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郅顺义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是瞬间,董存瑞就做出了决定,如果没有时刻愿意为国家牺牲的精神的话,是万万做不到这一点的。

见到董存瑞举起炸药包后,经验老道的郅顺义瞬间就明白了董存瑞要做什么,于神郅顺义本能的向前探出身子,想要去阻止董存瑞的行为。

董存瑞见状后,立马高声喊道:“卧倒!卧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拔掉了,而就在他上一秒中,所呼喊出的声音,还在每个人耳边回荡。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死纠葛时,他选择了为自己的国家献出生命;在生命最后一秒时,他心中所担心的是眼前的亲密战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董存瑞式的人物,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