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许多养生者都十分重视“春捂”。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以免受到风寒。那么“春捂”有什么讲究?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煜坤。

为什么要“春捂”?王煜坤介绍,从养生的角度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从气温角度讲,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可能会使身体受寒、诱发疾病。

“‘春捂’可不单单是穿厚点就行。在饮食上也有‘春捂’的讲究。”王煜坤说,“春捂”是为了保护身体的阳气,所以,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豆豉、韭菜、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一听说“春捂”有好处,有些人说那就趁春天多捂捂,待气温彻底回升再脱棉衣服。王煜坤说,“春捂”可不是感觉到热了还穿棉衣,而是有讲究的,“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着凉。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春捂’要捂好以下三处。”王煜坤提醒。

第一处是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第二处是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经常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第三处是膝足部。都说“寒从脚下生”,所以膝足部的保暖也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那么,“春捂”是不是一个春天都要“捂”着呢?王煜坤说,当然不是。“春捂”有“815”原则,也就是当昼夜温差大于8℃以上时,需要“捂”,当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

既然“春捂”对身体有这么多好处,是不是所有人多捂捂就能少生病?王煜坤说,并不是。“春捂”虽好,但不适合所有人。“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体质偏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适合了。

此外,王煜坤还特别提醒老年人,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除了不要让裤袜过于单薄外,还应加强下身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采取干洗脚等方法进行锻炼: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到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同样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还可采用甩腿、揉腿肚、扭膝、搓脚、暖足、蹬腿等方法来活动下肢以增强抵抗力。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