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名字中的两个字——“京”和“都”都意指首都的城市。川端康成的诺贝尔获奖作品之一《古都》将京都视为日本的故乡,得到了如下授奖辞:“以毫不夸张的感伤,动人心弦的手法,将神社佛阁、工匠荟萃的古老街道、庭院、植物园等种种风物,敏锐而精细地表现出来,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无可替代的樱花和庭园、四季不断的节庆“大戏”、沿着鸭川的城市“野趣”,京都独有的“古意”气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有着刚刚好的距离感,彬彬有礼,却又界限分明。

不久前,为纪念京都市美术馆成立90周年村上隆最新京都个展《Takashi Murakami Mononoke Kyoto》呈现了艺术家与这个城市的关系。最新的《Casa Brutus》、《&Premium 》等多本杂志也不约而同地围绕京都的不同角度探索这座城市的日常,以之为灵感,我们也结合其中的在地推荐,细数了如何从十个角度来发现京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kazi

01

晨之美

如何开启新一天? 晨起散步、新鲜丰盛的早餐、一杯提神的咖啡,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开始 。

在收录了十余位日本文豪作品的《京都旧事》中,作家柳宗悦在京都居住了近九年的时间,发现了晨市这个有趣的场所,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样一个买卖二手物品的市场,从服饰到日用品应有尽有,什么都卖,就看你能不能淘到心仪的物品。

从卖家的口中,作者学到了“下手物”这样的词语,意思是普通又便宜的工艺品,相对就衍生了“上手物”这个词。在他看来,唯一能与京都晨市比拟的,唯有巴黎的跳蚤市场、伦敦的卡利多尼亚市集,全都让人乐此不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kazi

而与熙攘的晨市不同,沿着鸭川的北大路桥则是相对宁静的角落,有着更悠然的氛围。附近一家叫资咖啡的小铺,藏着最简朴的晨早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咖啡

02

饮茶时间

日本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平安时代,那时茶叶经由遣唐使传入日本。与茶叶一同传入的还有梅子、桃子、桂心、黏脐、饆饠、团喜子、餲餬等小食,他们称之为唐果子。

茶道在日本盛行后,金平糖、长崎蛋糕等南蛮果子从西方进入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日 本现代绿茶出现,饮茶风俗逐渐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端康成在《千只鹤》中营造了一个茶世界,但他眼中的茶道之本不过是点水烧茶般纯粹。在京都能喝到来自中国的茶并不稀奇,当地人推荐了位于清水五条的北白川糕团店,这家有着中国背景的店里,除了来自武夷山等地茶和特色点心之外,还有来自宜兴的茶器和背后与之相应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白川糕团店目前正在改造,可通过线上预定

03

装着生活的空间

旅途中不期而遇却别有洞天的空间,往往是最具惊喜的发现之一。装着理想生活的小店,有多种不同的样态,也常与店主的个人气质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它可以是画廊、咖啡馆、家具店,也可能很难用一个词归纳其中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RDUST是来自于店主清水香那2014年在丹麦旅行时灵光一闪的名字。在她看来,被称为“STARDUST花园”的庭院,是把花比喻成地上的星星般闪耀美丽的地方。于是回到京都,她找到了这样一处原是织布厂的老房子,把原来的想望变成了现实。在京都,邂逅如STARDUST一般的奇妙之处并不是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RDUST会不定期推出当地艺术家、手艺人的展览

04

庭园

日本庭园的历史几乎可以等同于京都庭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那时人们憧憬蓬莱仙岛,以此为基础开始了以水为主的池泉庭园的建造,借自然之景,造人文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的名园,十有八九都在京都,而京都的名园,十有八九又都是禅庭。庭园,就像是四季的表情,在京都,能看到的“表情”就更多了。

坐落于京都洛北紫野的大德寺,就散落着众多带有庭园的寺院。去坐观枯山水,感受自然精神,也是独有的在地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德寺Zuihoin

05

有书的地方

京都自古是文化渊薮、书林圣地,出版业与旧书业传统深厚。如今在京都的各类书店、阅读空间里也少了不年轻人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京都的独立书店,绕不开一乘寺附近的惠文社,它被英国《卫报》排进了“世界最佳书店前十名”。店内氛围宁谧安详,布置精心,颇有欧洲老宅书斋的情趣。

而2023年刚开张的钝考donkou,则是私人图书室与咖啡馆的结合,主理人希望大家在快速流动的节奏里,主动地持续思考,在这个由建筑师堀部安嗣设计的空间里开启自己的“钝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钝考donkou的图书室

06

市内铁路

1895年,京都诞生了日本第一辆路面电车,“电车文化”开始植根于日本诸多文艺作品,志贺直哉是较早让“电车”进入小说的作家,他的《在城崎》《和解》便是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京都有两条当地铁道连接京都市中心与郊外的旅游景点,分别为京福岚电路面电车和睿电铁道。通过“岚电(Randen)”可以探访岚山地区;而乘坐“睿电(Eiden)”,可以抵达洛北(Rakuhoku)——京都北部,包括贵船八濑(Kibune-Yase)地区以及鞍马(Kurama)地区。

选择一条线路开启京都电车之旅,透过车窗看见光景的变换,也可以参考《&Premium》的电车路线,在沿途的站点下车漫步至附近的目的地,发现不一样的京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陶瓷器具

京都人相信,每天使用的器物,决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品味。京都陶瓷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日常风景,他们习惯用古都自产的陶瓷来盛装饭菜蔬食。从天皇到普通民众,都以京烧器物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都街头永远都不乏吸引人的陶瓷、日用器物店,与其说这是对物的珍惜,更能从中看见具体而微的京都美学与他们对日常一丝不苟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声景

“声景”的概念最初源于音乐和声学生态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作曲家雷蒙德·默里·谢弗将世界比作一种乐器或一首曲目,并由此提出“世界之律 调”一说,认为人类有义务推动实现声环境的和谐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kazi

在京都,声音是构成这个古都风情的重要元素。无论是流水、虫鸣、竹响这些自然之声;又或是西阵的织布声、祗园的歌舞声、祭典的鼓乐声、僧人的诵经声,这些流传千年的传统之音,都带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旋律。如果想找一种别样的方式放松身心,不妨去池泉迴游式的庭园——涉成园听曲水流觞,遁入自然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成园

09

烘焙

和果子,是日本传统点心的总称。从制法的角度来说,烧果子意为大多采用烤或铁板烘培的方式制作的点心,即烘焙的糕点,比如长崎蛋糕、铜锣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京都的街头巷尾,也有不少飘散出诱人香气的烘焙店,给周围的邻居或旅人带来无法取代的暖意。就像HORNO店内随处可见的那句,“Heart made sweets”,每一款都是来自心底的甜意;又如hoco的主理人矶谷仁美所说,“希望能通过面粉和其他食材,创造出简单而又力量的甜点,让人感到平静,又能昂首面对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 图为HORNO, 下图为hoco

10

咖啡

咖啡进入京都的历史也只有100多年,却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在这座城市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旅居日本的青 年作家库索曾以《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串联起自己对这座城市咖啡馆的认识。如果要喝遍京都的上千家咖啡馆,怎么都需要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要推荐的话,当地人提到了风格简洁的sicou,pear press和以自家烘焙咖啡豆出名的sentido,后者还贩售豆子和挂耳,可以作为礼物与朋友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entido出品的挂耳咖啡

编辑、文: danz

封面头图:kazi

部分信息翻译整理自《&Premium》2024年4月号

图片来自各店铺官方平台及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