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诗词

毛主席诗词

《沁园春·雪》邮票

《沁园春·雪》邮票

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人民邮政1967年10月至1968年5月发行了文7《毛主席诗词》邮票14枚。其中,14-4为《沁园春•雪》,发行于1968年5月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过45年,中国邮政于2013年11月16日再次发行了与此词有关的邮票——“2013-30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4-2《北国风光》,再现了《沁园春·雪》的创作意境和领袖的广阔胸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准备渡河视察地形。2月6日,陕北下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袁家沟的山山峁峁都笼罩在皑皑白雪中。毛主席穿着一件蓝布棉大衣,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到黄河岸边。当他登上高家塬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远望高原似蜡象奔驰,山峦似银蛇起舞,一泻千里的滔滔黄河也失去了它往日的汹涌。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回屋后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之邀,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这期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则以《沁园春•雪》回赠柳亚子,而且写了两次》。第一次为1945年9月6日。《毛泽东年谱》记载:9月6日下午,毛泽东同周恩来、王若飞“到沙坪坝南开中学访柳亚子、张伯苓。以《沁园春·雪》词书赠柳亚子”。并附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第二次是1945年10月7日。第一幅题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上。柳亚子注意到毛泽东没有题下款,于是他带着自己的纪念册,请毛泽东再次题写一遍。果然,这次题写在柳亚子纪念册上的《沁园春·雪》就加上了“亚子先生教正”的上款和“毛泽东”的落款。柳亚子又提出请毛泽东盖章,毛泽东说没有,柳亚子慨然许诺送给毛泽东一枚。于是,柳亚子请青年篆刻家曹立庵连夜为毛泽东刻了两方,后来盖在毛泽东题写的咏雪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亚子先生得到毛泽东的这首词之后,欣喜万分,深为《沁园春•雪》那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不禁称赞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弃疾)未能抗,况余子乎?”不久,他就作了一首《沁园春·次韵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的和词:“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1945年10月25日,青年画家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亚子在重庆七星岗的中苏文化协会联合举办了诗画展,柳亚子不仅展出了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还展出了他的这首和词。另外,柳亚子还写了一篇《跋》,其中写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阙,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展览会后,柳亚子将毛泽东的咏雪词和自己的和词一并送到《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考虑到发表毛泽东的作品须经本人同意,没有马上答应。1945年11月11日,《新华日报》只在第四版上刊发了柳亚子的和词。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人们从“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中窥视到了主席词中的宏伟气魄,纷纷寻找拜读毛泽东的“咏雪”原作。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于是在11月14日以显著位置上隆重推出《毛词•沁园春》这首杰作,并为该词书写了“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此词一经发表,即刻轰动山城,一时间洛阳纸贵,传诵四方。

《沁园春·雪》发表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重庆返回延安。这一天,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把《新民报》晚刊发表的咏雪词念给蒋介石听了。他接着说:“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同时寄托遥深。现在好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这首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雾重庆’快要变成‘雪重庆’了。《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蒋介石自然不会甘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步毛泽东咏雪词原韵来上几首,挑精彩的发表,希望把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比下去。于是,在蒋介石的总导演之下,国民党御用文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又是拼凑词作,又是杜撰文章。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都没有写出来。

围绕《沁园春·雪》发生的故事,远不止这些。重庆的这场“雪仗”,引得远在齐鲁大地的陈毅也诗兴大发,他于1946年2月奋笔疾书,赋词一首: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上阕对毛、柳之词给予了高度评价。下阕联系山东战场的实际情况,抒发了自己的诗情,表达了共产党人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远在晋察冀边区的邓拓也注意到了重庆的“雪战”,他激情满怀地赋了一阕《沁园春·步毛主席〈雪〉原韵》:北斗南天,真理昭昭,大纛飘飘。喜义师到处,妖氛尽敛;战歌匝地,众志滔滔。故国重光,长缨在握,孰信魔高如道高?从头记,果凭谁指点,这等奇娆。当年血雨红娇,笑多少忠贤已屈腰。幸纷纷羽檄,招来豪气;声声棒喝,扫去惊骚!韬略无双,匠心绝巧,欲把山河新样雕!今而后,看人间盛事,岁岁朝朝。这是一首欢快的颂歌,是对共产党的颂扬,也是对毛泽东的颂扬。尤其是“北斗南天”之句,明确把毛泽东思想当成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南。“今而后,看人间盛事,岁岁朝朝”更是对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充满了无穷的信心。

谈到这首词,还有个一个与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有关故事。1945年毛主席重庆,也就这次重庆之行,臧克家见到了仰慕他已久的毛主席。毛主席抽出时间在重庆桂园举行了一个见面会,臧克家就在其中。在会议上,臧克家十分直白地问毛主席,国民党如此顽固,共产党是否可以争取到民主团结进步。毛主席的回答犹如给了在场所有人一颗定心丸,他说,既然连雪山草地都能过,共产党又还有什么困难是攻克不了的呢?

会议结束后,臧克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歌颂毛主席的诗词,名字叫《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不亮在天上,亮在人民的心中。你把光明,温暖和希望,带给我们。不,最重要的是斗争......”。

当时国共两党斗争十分激烈,臧克家敢公然的写下赞颂毛主席的诗句,可见他是有着多么巨大的勇气,以及一颗多么渴望和平的心。1948年12月,由于国民政府在上海的白色恐怖逃亡到香港。1949年3月,在我党的安排下来到北平。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新闻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6年,作家协会创办了《诗刊》,臧克家担任主编。当时毛主席写的许多诗词早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可是版本却有好多种,为了纠正流传的那些版本的错误,同时也为了让大家都能一睹毛主席的文采,有人建议将毛主席的诗词登在《诗刊》中。臧克家和另外几位编辑十分赞同,于是,他便代表全体编辑给毛主席写信征求他的意见,很快就收到了毛主席写来的回信。毛主席在信中十分谦虚地表达了《诗刊》能刊登他写的诗的高兴之情,同时,连同回信的还有主席亲手笔抄写下的18首旧体诗词,其中就包括了《沁园春·雪》。

在这之后,毛主席还数次写信给臧克家询问有关《诗刊》的印刷数量问题。这一来一回,两人因为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1957年的一天,《人民日报》文艺部袁水主任告诉他,毛主席想邀请他去中南海做客。两人在见面时,畅所欲言,聊了更多有关诗词文化的话题。在聊到毛主席写的这首《沁园春·雪》时,臧克家提出诗词里有一个字如果改一下意境会更好。他对主席说:《沁园春·雪》中“原驰腊象”的“腊”字,在柬埔寨指大象,“原驰腊象”很有可能被人理解为柬埔寨的大象在中国奔跑,让人读来有些奇怪,不如将“腊”字改为“蜡”字。作为原作者的毛主席没有一丝的不高兴,反而很谦虚地问他为何要如此更改?

臧克家的解释非常专业,他说“蜡象”指的是“白色”,“原驰蜡象”与前面一句“山舞银蛇“会更加的贴切,而“蜡”字与银字也更为相呼应。毛主席在听了臧克家的分析后,连连点头称赞:“好啊,你就替我改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