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话·来麻辣下沙——

钱塘区优质自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很苦B,特别是正在开网约车的中年人。

众所周知,口罩这几年,一批又一批人因各种原因进入网约车行业。

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份底,网约车司机注册量达657.2万人。而且从感觉来看,这个数据可能还偏向于保守。据有关统计,单单是2023年一年,我国新增网约车司机高达148.2万人

打车的人(网约车打车用户)就这么多,而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网约车司机端)却越来越多。最终这些网约车司机们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昨晚打车的时候,司机和我说:“现在新手网约车司机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我们老手还好一些”。

也许我是社牛,或者会聊天,再或者人家就配合我聊聊罢了......总之,我打过的车,和司机们聊下来,整体感觉还算比较愉快。

我在这些司机们的眼里,无非就是一个过客。但对于我来说,我总能和他们在聊天的过程中,去捕捉一些我所需要的信息。这可能是一个自媒体人的职业习惯吧,总怕有一天创作内容枯竭,总担心有一天内容无法持续输出。哈哈!这毕竟是我的饭碗,要想办法保住啊!

初步来看,网约车司机基本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全职司机”。就和我们平时的打工人差不多,每天准时上下班(接单)打卡,他们算是职业型司机选手;一类是“兼职司机”。相对全职司机来说,他们就没有那么投入和专注了。对应的网约车台软件有时候开,有时候不开。全凭自己的心情来赚钱,来接单;最后一类是“新司机”。就是新注册司机,因为各种原因改行过来的。认为这个行业有前途,就跑来分一杯羹。

无论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他们年龄大多都是35-50岁左右。基本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上有老,下有小,在一些经济物质上就要过得去,否则,一家人就要吃苦了

记得有一次打车,一个女司机和我说:“我二个孩子,都在老家上初中。大的那个马上要准备考高中了。现在一年下来他们的吃喝拉撒好几万块钱。老公也不争气,老实人,赚得少,家里主要还是靠我。在杭州这样的地方,我们根本就没有钱去租大一点的房子,都是住在乔司那边很偏的一个几百块钱的单间农民房里”。从她眼神中,能够读出她对未来,对生活充满着焦虑。

女司机聊得不多,主要还是男司机多。

有一个45岁的男网约车司机和我说:“以前嘛,还可以去唱唱歌。唉,自从有家庭后,根本就没有这个精力。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是在想如何赚更多的钱,家里好几口人要张嘴吃饭,我一点办法也没法有。只能像机器一样,多赚点钱,给他们(家人)更有一些安全感”。

一个已满50岁的大哥和我说:“我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子,除了我支持了他一笔钱外,趁我现在还能‘干’得动,我想再赚点钱让他把房子装修一下。我儿子准备明年结婚,我要在他结婚之前,把他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

......和更多司机们的聊天内容都来不及整理。不过,和他们聊,确实也能进步不少。他们还算是见多识广的人。话题涉及到政治、经济、国际局势、哲学、历史、艺术...

虽然司机千万个,风格各不同。但他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为了生计不断奔波,持续操劳、永不止步

我不是网约车从业者,但从过往打车经历来看,特别是今年,这个行业貌似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最近一周,和好几个司机聊了聊他们的收入。大多数全职司机收入在9000左右。如果勤奋一点,每天开的时间长一点,可能会达到每天有500的收入,但车辆还要维护,充电啥的...一个月下来,也没有几个钱。大多数司机都普遍表示“现在单子,也不缺单,就是平台把一些运力费用降了,搞得我们钱越来越难赚了。我准备开完这个月,把车卖了回老家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蛮震惊的。连续好几天聊了五六个司机,特别问了问卖车的事儿,他们都说卖车了,准备回老家(或再找发财机会)了

——商 家 信 息 展 示——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麻辣下沙 作者:周家义责编:张三丰 说人话,来麻辣下沙。声明:若我们的文章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你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