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舍建筑风格,自成一派,辨识度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它们都是非常特别的存在。像在新洲区旧街街道红色旅游线问津书院旁,就有一座非常僻静的孔子河小学,它的规模不大,建在一座低矮的山丘上,大门前的小路、校舍建筑等几乎与山丘融为一体。外地人路过毗邻的孔子河村、问津书院,再经过乡道,很容易忽略学校的存在,但它确确实实在那里,成为一座类似地标的建筑,很有历史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多数城市里的学校不同,孔子河小学的位置、规模、定位等充满差异,它的状态,更像如今乡村里的小学。前往打卡,需要走的路线非常长,即便是以新洲区为起始点,自驾也要走到京广线、石头咀下湾红色旅游线、问津书院等路网。到了问津书院后,沿着孔子河村的乡道,走到东边的入口处,一条狭长的上坡路,在山坡右边,是一处小山丘,地形还算缓坡,远远看去,就有一座突兀的铁门建筑,那便是孔子河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布局看,现场的乡道建设年代晚,铺着水泥路,成色很新。而孔子河小学这边的岔路口,也不显眼,主要是沿途有太多的行道树和灌木丛,它们又绵延长在斜坡上,上下坡经过的车子,一溜烟而过,几乎不会注意它的存在。只有骑着电瓶车,或者步行的人,上下坡减速,注意前后路况,然后就看到侧边的口子,一条同样狭长且高耸的小路,被灌木丛掩映。只有在冬季,灌木凋零的时候视野才“开阔些”,路尽头的铁门,门头上“孔子河小学”几个字,分外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着小路上去,路面同样有水泥铺垫,成色很旧,但因为被打扫过,看起来也不旧。路面大概一车道宽,左右被灌木丛布满,本以为是疏于管理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向前再走几步路,看到了两座围墙护着,围墙后是自然坍塌的断崖,才明白,那些灌木丛的存在,更像是天然的防护栏。因为灌木丛、围墙的存在,让孔子河小学的大门前更加安全,如果曾经有上学放学的学生,他们安然走过,往来之间,一定记得这些植被和建筑物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续向着小学大门前走去,来到近前,才分辨出,原来大门已经落锁了。铁门本身锈迹斑斑,但锁具很新,应该是有管理人员进出,从一个侧面说明,孔子河小学估计还在运营中。正疑惑间,小编又看到大铁门的右边,实际上还有一扇门中门,边缘处有活动的转轴,且中间的门框处并没有锁和卡扣,不小心碰到门框,呵,门悄悄自己开了。只听一声脆响,熟悉的金属转轴摩擦声音,撞到门后面的门岗木板上,好像真的到了放学的点,让人莫名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大门里面的场景看,孔子河小学的面积不大,有一栋主教学楼,楼前等于是活动的广场。然而,这些功能区已经完全变样:首先是教学楼的成色很差,两层高度,东西横亘,教室数量有限,楼梯外墙有瓷砖,但已经褪色。正面教室大门,窗户的成色也很陈旧,基本上等于是废弃的状态,宣传标语、门牌等也是斑驳不堪。主要是,大楼两边也没有行道树点缀,也没有雕塑装饰,让楼栋显得非常突兀,立在中间。与大楼一样的是,前面的广场空地,坑洼不平,虽然有一条水泥路面,但已经相当不平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广场这边,堆满了杂物,还有一间户外的凉棚,也是被杂物填满。从状态看,以前应该不存在这个杂物区,那时候,广场空地是真的空地,那么学生运动玩耍的地方应该不缺。当然,具体到一所学校,这些硬件设施还不够,其他的比如绿化带、劳动区、娱乐区等,都没有。至于其他的,诸如学生餐厅、宿舍,应该更不会有,毕竟是乡村小学,学生肯定是以走读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孔子河小学里走了一圈,看到的景象很破败,与小编印象中的小学完全不同。可能是年久失修,也可能是生源变少,总之,它肯定是停止了运营,而但凡是没有人利用的建筑,大概都会必然经历破败的过程和结果。这事如果是发生在其他偏远的地区还可以理解,但这里是新洲,它旁边还有千年的书院啊,如此丰富的人文底蕴之地,反差之下,确实让人觉得很意外。(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