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三月,在人流涌动的太平路,贯城河的碧波一路向前,河水清澈见底,沿河漫步的市民们,用脚步细细丈量这座城市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水穿城过,两岸景宜人。然而大家知道吗?揭盖复涌贯城河的部分支流或河段曾经是异味难闻的黑臭水体。

贯城河南北纵贯贵阳城,是贵阳的母亲河。因河水清澈,如同围在小城腰间的玉带,又被称作玉带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生活污水激增,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致使贯城河水体又黑又臭,贯城河遭遇空前的生态危机,生态空间进一步被挤占,贯城河73%被楼房、停车场、绿化带等覆盖、7%被道路覆盖,河道已经演变成为雨污混排沟和行洪通道,是一条不具备净化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死河”。

2018年,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黑臭水体专项督查,通报贵阳市存在城市黑臭水体4处。同时,贵阳市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黑臭水体大排查,共排查出包括贯城河在内的黑臭水体25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贵阳市下猛药、治沉疴,以雷霆之势,向环境污染“亮剑”,开始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对此,贵阳市全面调整治理思路,以“控源截污”为核心,按照 “一处一策”要求,委托专业机构编制黑臭水体整治方案,邀请国家专家指导,精准推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为美丽贵阳贵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彻底整治贯城河流域污染问题,贵阳市率先开始大力完善污水管网基础设施,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方式挤清水、收污水,实施了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黑臭水体巩固提升工程以及中心城区污水治理工程等工程,对贯城河涉及的茶店大沟、沙河大沟、盐务大沟、冒沙大沟、麻冲大沟等5处黑臭水体及合群大沟、云岩大沟、师院大沟等3条混排大沟开展清污分流治理,对管网破损、塌陷、错接、混接、污水直排口等问题进行整改,使污水进入截污沟,清水通过大沟进入河道,极大程度提升了贯城河的水质,实现了贯城河的水质稳定达标。

同时,按照一级A标准(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4项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新建了贵医、六广门2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对贯城河流域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尾水全部作为生态补水还水于贯城河。现在每天向贯城河流域提供10万至13万吨生态补水(满负荷可达17万吨),实现贯城河主河道恢复自然径流的目标,干涸了近20年的贯城河主河道重新恢复了生机。

贯城河流域的治理,是贵阳市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2020年,贵阳29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完成,并全部销号实现长治久清。

一条获得新生的河,改善的不仅是水环境,它还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2023年3月总投资4.98亿元的太平路改造提升城市更新项目启动,把太平路打造成了一条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水脉景观,其中就包括149米贯城河“揭盖复涌”工程。

如今行走在改造后的太平路,白天清澈的河面、宽敞的步道,伴随着贯城河向远处延伸,蜿蜒的线条让河流多出几分柔美,贵阳人的母亲河又回来了。

“变化真的大,跟脑海里的太平路完全是两个样子,顺着清澈河流逛逛街,真是太安逸了!”刚回到贵阳的市民周秋水说道。

近年来,贵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2023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5%,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0,在省会城市排名第4;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打开窗户,蓝天白云,让人神清气爽;走在河边,碧水长流,让人心情舒畅。

贵阳市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一城一战一整改”,坚定不移推进绿色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城市、深化生态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壮大生态经济、厚植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全面推进美丽贵阳贵安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漫漫其修远兮!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丽贵阳贵安建设任重道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阳市将全力抓保护、扬优势,全面建设美丽贵阳贵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六个生态”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始终生机盎然。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文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