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不是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的你——

推开房门,瘫倒在床,举起手机,开始机械的刷朋友圈、看短视频……

身体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运动,脑子里也塞不进新知识,连较长的影视剧、网文都看不下去。

以前的热爱变成了现在的负担,“文化体力”一直在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体力”

成了当代人的奢侈品?

最近,“文化体力”这个词被网友广泛讨论。

“文化体力”对应着“生理体力”,指的是我们为在工作之余读书、进修、看电影、读小说等泛文化休闲活动储存的精力。

可如今,生活不只消磨了我们的劳动力,还耗尽了我们的文化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时代,我们虽然没什么钱,但有时间博览群书;不仅热爱电影,日常还能打卡各种展览艺术展,文化属性拉满。

工作之后,虽然物质上依旧毫不充裕,但精神明显变得贫瘠了。

经历了一天的脑力折磨,哪还有心思陶冶文化情操?剩下的精力只够支撑自己躺在床上刷刷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作为文艺青年,优美词句信手拈来,现在却提笔忘字,语言匮乏,转发微博时斟酌半天,最后也只留下两个字:好看。

看电影想睡,读大部头犯困,想去看展嫌挤,想去看演唱会嫌贵,连游戏都只想玩不费脑子的……

至于从前的小众爱好,更是抛到了九霄云外,完全捡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得的休息时间,只愿意在家重刷老剧。

因为如果看新剧,还得从头开始接受新设定,太心累。

还得是耳熟能详的老剧,听到上句能立刻接出下句,全程游刃有余,安全感爆棚,那才叫一个舒服透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总结:文化体力就是学生时代的特权,上班后的奢侈品。

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以后,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不知不觉间,文化体力值就见了底,连带对文艺与远方的美好向往,也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褪为淡淡的倦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抢走了我们的文化体力?

文化体力耗尽,工作是“罪魁祸首”。

上班之后,人们的价值排序会逐渐发生变动,开始更关注和强调物质条件,忽略精神享受。

有限的时间和体力都耗在了工作和赚钱上,强压力的上班机制消耗了太多的精神意志与情绪价值,令人难以在短时间转换思维,品味需要深度沉浸的文艺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处于社会规训之下的疲惫,也令人逐渐失去思考个体性和自我意识的文化体力。

按部就班的生活把人从热爱思考、探索欲爆棚的小孩,改造成了每天蹲点看老铁整活的傻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文化体力过分损耗的责任,全推向了上班。

对生存的焦虑和对未来价值实现的茫然,导致如今悲观情绪蔓延,很多人迷失了方向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电量不足”的精神状态,难以承受门槛高、精力消耗大的文化产品的冲击。

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性情绪,还容易令人联想到生活处境,因沉重话题带来的情绪压抑,也劝退了部分人。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此时的文化产品已不再是精神享受,而是精神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某种程度上说,“奶头乐”也是一种短期、临时的自我激励。

因为它能迅速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让人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快感和满足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如果长期沉浸于此,人们的思维和娱乐模式就会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单一。

当我们习惯于“刺激-反馈”的简单路径,那些曾调动我们情绪的严肃文学,在短平快的强刺激、争夺注意力的对照下,就会变得日益无趣。

在短视频里,我们看似刷到了整个世界,实则渐渐刷没了核心的文化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为何需要保持“文化体力”?

相比于从前,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没有大行其道之前,人们几乎都是在名著、散文、诗歌、小人书、连环画……的浸染下长大的。

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匮乏,反而令人们更能沉下心去感受和品味可以获得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了,感受纯文学和艺术的机会却大大减少了,审美也越来越单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活跃于各类短视频资讯平台,每天被各种细碎的信息包围。

“一分钟读完《红楼梦》”“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半小时带你看完中国近代史”……

短视频简化了书籍、影视剧的内容,消解了知识原本的深刻内涵,也让受众越来越习惯于扁平浅表的思维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小次

那么,信息快餐时代,纯粹的文学艺术熏陶还有必要吗?我们还有必要保持“文化体力”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看,进行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会让人发现生活的“小确幸”,提升个体幸福感。

“速食”内容只能提供短暂的快感,最终留下的只有空虚。

但美是可以给人力量的,审美活动会带来深层次的满足,是一种精神滋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充斥着“文化穷人”的社会注定是肤浅的、娱乐至死的。

为后世计,我们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怎样的文化、营造怎样的成长环境?

要想营造更理想的社会,就需要越来越多“人间清醒”的人,用头脑驾驭目之所见,理性看待碎片化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我们习惯了爽文的逻辑,习惯了短平快的内容,习惯了快感与强反馈……

这些习惯让我们感到满足,也在渐渐提高我们获得快感的阈值,降低我们的文化体力。

因此,想要恢复文化体力,重建生活感知,就要逐渐让时间慢下来,反叛自身的惯性和成瘾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慢下来的流速里,会冒出感知生活的触角,激发出更多人生的灵感与乐趣。

参考文献

1.社会幸福感:结构、影响因素与发展态势,俞国良 于晓琪

2.人生幸福源自审美(论纲),郑继芳

3.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文化因素的影响与调节

作者:来士普

责编:若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