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从铁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到飞机制造、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钢铁材料都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基础材料。然而,钢铁材料作为传统材料,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但仍存在众多基础理论问题。传统钢铁材料设计中,以经验指导实验的试错研发方法,研发周期长且成本高昂。

如今,由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都材料院”)成立的材料数学计算研究所(简称“材料计算所”)全面投用,该所致力于加强金属新材料领域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究,推进应用数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以数据驱动新材料研制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幅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01

数据从何而来?

“与传统钢铁材料研发模式不同,材料基因模式下的高通量计算设计方法,从材料性能要求出发,倒推出相应的组织结构,进而对成分、工艺等进行计算、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可满足特殊钢的短周期、高性能研发目标。”材料计算所副所长刘庭耀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材料院材料数学计算研究所

计算离不开数据,数据从何而来?据了解,作为青白江区与攀钢集团打造的新材料国家级研发平台,成都材料院积累了攀钢集团数十年生产经验与各类数据,涵盖了航空航天、海工舰船、能源交通等领域,涉及钒钛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以及非传统新材料等高端材料及其零部件;同时,也吸收了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最新材料与数据科学研究成果。

“我们希望保持先发优势,与集团、各院所共同推进科技攻关,承接国家、市场实际需求。”刘庭耀表示。

02

应用效果如何?

此前,通过传统方式研发超高强钢新产品,整个周期或长达数年之久。而在成都材料院特钢所的一超高强钢项目中,材料计算所仅用两周时间,便“算”出了设计方案。

据了解,材料计算所首先收集了实验和文献中的海量数据,然后设置目标参数,通过机器学习和优化算法,很快设计出了满足强度、韧性和变温等多个指标要求的高强钢成分方案,在此过程中,还得到了10个潜在的优异高强钢成分,大幅度缩短了研发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焊接应用场景

不仅如此,材料计算所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到钛金属研发,传统的元素排查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通过材料计算所的分析,可以在一周以内找到备选成分。同时,材料计算所还构建了合金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图像数据库,并开发了应用于电镜图像的机器学习模型,其准确率超过90%,为新材料智能化表征工作奠定了基础。

而在制作工艺方面,材料计算所成功构建了钢轨焊接机状态预测模型,并成功应用于相关焊接领域。“该模型可以通过钢轨焊接的关键工艺参数,来检测生产质量、预测健康状态。我们希望将该模型推广至全国其他野外作业移动焊机,帮助其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刘庭耀表示,数据不止、计算不停,未来材料计算所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来源:成都市青白江区总工会

政府主导 链圈结盟

产业导向 协同发展

电邮:admin@cdxcl.org

电话:028-82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