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献”双喜临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孙延宜

在2024年1月出版的《滕州文物志》第一卷里,在两幅合影照下面,都有一个“学生”的名字,一时好奇,我打开《现代汉语词典》一查,还真有“学”这个姓呢。既如此,那起“学生”这个名字,还真挺有趣呢。

但看着那名女生年龄不算太大,又怀疑她不是人名,而真是一名学生。于是,我便给墨子研究中心的孙辉主任(该书编委之一)打电话咨询了一下,结果他也不知道,但他答应帮我问一下。没过几天,孙主任就打电话来告诉我,那名女生确实是个学生,“学生”不是她的姓名。这不免让我有点儿失望、遗憾了。

尽管如此,“学生”已成为了我心目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好名字。今后若碰到姓“学”的,我一定会力挺他(她)给孩子起“学生”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实在是接地气又大气。

无独有偶。没过几天,我在写作时,想使用“文献”这个词,但又对其内涵外延一时拿捏不准,就想上网去搜索一下。这一搜索不要紧,竟首先冒出个“文献”人名字来。且其来头还不小呢,是北京市某区的区委书记。原来,“文”也是姓。“文献”这个名字更大气。

继 “学生”之后“文献”又登门而来,不禁让我又乐呵了一番。

作者:孙延宜,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者。《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