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小院有雪

雪花如掌满庭除,小院萧然绝市居。

竹影半窗寒月上,梅香一榻晓风徐。

诗成白玉堂前句,酒熟黄金瓮里书。

自笑平生疏懒甚,闭关终日读禅无。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小院落雪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
“雪花如掌满庭除,小院萧然绝市居。”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小院落雪的景象。雪花像手掌一样大,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庭院中,让整个小院都变得萧索而宁静。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竹影半窗寒月上,梅香一榻晓风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小院的景色。竹影斑驳,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竹叶上,形成一幅清幽的画面。而一榻梅香,则让人感受到梅花盛开时的芬芳。晓风徐来,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凉意,同时也带来了梅花的香气。

“诗成白玉堂前句,酒熟黄金瓮里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趣。诗人喜欢在白玉堂前吟诗作赋,享受着诗歌带来的愉悦和灵感。同时,他也喜欢品尝美酒,欣赏黄金瓮中的藏书。这些爱好和兴趣让他感到充实和满足。“白玉堂”与“黄金瓮”皆是比喻夸张的写法,雪中小院何尝就不是白玉堂也?褐黄色瓦瓮岂不像黄金颜色?

“自笑平生疏懒甚,闭关终日读禅无。”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自省。他觉得自己平生过于疏懒,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他决定闭关修炼,终日读禅悟道,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山居雪后

雪满空庭人迹少,竹炉香细茗烟微。

梅花照眼春犹浅,柏实当门客未归。

老去诗篇随意写,夜深灯火隔篱辉。

明朝又作江南梦,何处孤舟载月飞。

雪满空庭人迹少,竹炉香细茗烟微。雪花飘落,覆盖了整个庭院,仿佛将世界化为一片洁白。寒风呼啸,却未能打破这宁静的氛围。人们纷纷躲在家中,享受着温暖的火炉和香茗。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竹炉旁,感受着茶香与雪花的交织。
梅花照眼春犹浅,柏实当门客未归。院中的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枝头上的花朵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们,春天虽然还远未到来,但生命的希望已经孕育其中。而门前的柏树结满了果实,却未曾迎来归来的客人。此刻的我,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老去诗篇随意写,夜深灯火隔篱辉。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诗篇也越发随意自然。在这个寂静的夜晚,灯火在篱笆间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我提供了一丝温暖。我提笔写下心中的感慨,让文字成为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明朝又作江南梦,何处孤舟载月飞。明梦中我又将踏上新的旅程,去往那遥远的江南。此刻的我,不禁想象着,在那遥远的江南,是否会有孤舟载着月光飞翔?那是一种怎样的诗意与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折梅寄谁人

玉颜曾共水东流,几度寻芳到白头。

月下有人空怅望,雪中无树可绸缪。

孤山处士梅花好,庾岭仙翁鹤梦幽。

我是江南羁旅客,相逢且莫赋归休。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孤寂,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羁旅之苦和对归乡的渴望。
首联“玉颜曾共水东流,几度寻芳到白头”,诗人回忆起曾经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岁月无情,几度寻芳到白头。这里的“玉颜”和“水东流”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颔联“月下有人空怅望,雪中无树可绸缪”,诗人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月下有人独自怅望,而雪中的树木却无树可绸缪。这里的“月下有人”和“雪中无树”形成了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孤山处士梅花好,庾岭仙翁鹤梦幽”,诗人通过赞美孤山处士的梅花和庾岭仙翁的鹤梦,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这里的“梅花”和“鹤梦”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尾联“我是江南羁旅客,相逢且莫赋归休”,诗人自称是江南的羁旅之人,与他人相逢时不要谈及归乡之事。这里的“羁旅”和“归休”都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雪天有感

雪满空山万木枯,归来犹自拥残炉。

寒侵客枕三更梦,风送梅花一夜孤。

世事已随流水去,人生何用白头扶。

明朝又是江南路,回首青云隔五湖。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通过“雪满空山万木枯”和“归来犹自拥残炉”两句,表现了冬日环境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万木枯”暗示着岁月流转和自然的变化,而“归来犹自拥残炉”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中温暖的怀念。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情景交加,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情感。

第三句“寒侵客枕三更梦”,则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寒意中入眠,梦到的又是客居他乡的情景。这里通过“寒侵”和“三更梦”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第四句“风送梅花一夜孤”,表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内心的感受。这里通过“风送梅花”和“一夜孤”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第五句“世事已随流水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里通过“流水去”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第六句“人生何用白头扶”,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的思考。这里通过“何用白头扶”表现出诗人对白头苍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看透人生的意味。

最后两句“明朝又是江南路,回首青云隔五湖”,表现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里通过“明朝又是江南路”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而“回首青云隔五湖”则表现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