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A股下午收盘之后,市场突然传出一份《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内容长达17页,从创新药的研发、审批、进院,到支付、投融资都有涉及,而且内容很细,并不像是打,而是确确实实能落实的政策。

其核心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全面促进创新药的研发、审批、使用和支付等关键环节。虽然官方还未证实,但我看不少官媒已经发文报道了这个事情,已经有机构分析师已经做了总结,主要有几个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审批端加速:缩短审批流程,临床实验默示许可从60日缩短至40日,沟通交流会议等待时限缩短至30日内。

二是医院端鼓励:加快挂网,重点地区医疗机构在应用目录发布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不像之前那么拖;而且目录内品种不纳入费用考核指标,合理增加创新药使用规模,相当于创新药的“基药目录”。

三是支付端实质利好:允许创新药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这个很重要,真正好的药不会白菜价;并且可以支持商保,增加买单方。

四是鼓励融资:没有盈利的创新药企业,也可以上市。并且推进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投资者去投资创新药,会给更多考核激励和政策倾斜。

五是中药:发展具备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的创新药。这些利好肯定长期利好医药大白马,但按照A股的个性,我估计短期炒最凶的会是中药+创新药,毕竟中药一季度业绩非常不错,而且还有涨价预期,在叠加“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的创新药”这个,很多热钱会涌向中药小票。

文件曝出来后,港股还没有收盘,创新药板块突然狂飙,港股的医药票反应非常大,信达生物从-3.5%飙到+8%、荣昌生物+15%、和黄医药+13%.......,信达生物全天成交额6亿,有4亿集中在尾盘成交,说明大量资金都相信这事是真的。

这份文件并未获得官方证实,但对于市场来说,已经够了。市场就喜欢这种还没有证实的“朦胧美”,先炒了再说。从逻辑上讲,出这样的一个政策,是完全符合逻辑的。道理很简单:美国在打压咱们的创新药企业。

前不久,美国的《生物安全法案》之事,闹的沸沸扬扬,药明康德和华大系旗下公司(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完整基因)都受到了冲击。很明显,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现在又打到了医药战,一脉相承。

美国打压,咱们就需要扶持,这个从逻辑上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说,对于今天下午的传闻,市场是愿意买账的!

从市场走势上看,创新药属于是超跌板块,也符合当下市场高低切换的风格。按照近期市场热点轮动的风格,又该轮动创新药板块表现了!

总的来讲,持有医药的同学,都挨打三年了,也该吃点肉了。其它低位的大消费、新能源、港股互联网公司等等,都耐心拿着,会等到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