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珙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进入法院工作以来,她先后从事过立案与诉讼服务、民事、基层法庭、执行工作,经历多岗位锻炼,始终保持能吃苦、善作为、敢担当的精神风貌,业务扎实,2023年带领人民法庭洛表法庭审结案件542件;暖心的司法服务赢得基层群众的“口碑”,收到群众表扬信3封,锦旗4面。工作期间,先后获评“全市青年政法干警理论学习工作优秀学员”“工作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珙县第三届十佳政法标兵”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负重托,受命奔赴最远法庭

她思想上始终将法律思维与社会思维、政治思维高度统一,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坚持案件办理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工作中坚决做到服从大局、令行禁止,2021年9月被选派到距离县城最远、辐射区域最大(4个乡镇)、案件数量最多(每年500余件)、信访维稳压力大的洛表法庭,不讲条件、毫无怨言,毅然离开仅3岁尚需照顾的孩子奔赴这最边远的乡镇法庭,带领团队长期坚守一线,共办理民商事案件1158件(年均500余件),量质均名列前茅。为查明案情真相,杨杰同志翻山越岭、深入田间地头400余次,办案数量居于乡镇法庭之首,无一起错案冤案,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政治觉悟与实干担当。同时,积极深入到最偏远的高腊民族小学开展普法宣传,先后撰稿《法律是守“约”的最后一道防线》《孩子,法律将给您最优的选择》等20余篇在有关媒体宣传报道,其中《一起抚养权纠纷案关爱孩子快乐成长》获中新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充分发挥了以案释法的作用。

勤学善思,坚持做到会判敢判

她坚持把学业务、钻业务摆在首位,做到办案、学习两不误、两手硬。除单位配送书籍外自购年度案例、司法观点集成等审判实务书籍30余册,每办一案总会参阅参照数起同类案例,在精准梳理、厘清本末后会判敢判。面对法庭辐射范围面宽量大、矛盾问题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实践探索两调解纷、三判促效、一访释疑“231”机制:“两调”解纷提升调撤率,该机制实施以来,诉前调解矛盾纠纷117件,诉中调撤500余件,有效促进当事人诉求解决,大大缓解了办案压力;“三判”促效提升结案率,坚持实行立案预判、诉中研判、评查快判“三判”,审判周期大大缩短,案件办理提质增效;“一访”释疑提升满意率,开展回访释疑解惑405次,有效促进息诉服判率和当事人满意率“双提升”,为基层社会治理、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入心入,为民解难赢得口碑

她深知基层法庭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末端,群众忧在何处、难在哪里,必将在一个一个纷繁复杂的案例中体现出来。2022年9月,办理了一起属于因政策煤厂关停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原、被告均属于上访户,杨杰同志多次利用午休时间来到被告的儿子营业的家常饭馆内,与被告的儿子进行交流,促成被告的儿子积极正向引导被告,同时利用晚上下班时间驱车前往原告家中,对原告进行释法明理,最终双方在杨杰同志的调解下握手言和。2023年8月,正值成都大运会期间,在办理杨某起诉变更子女抚养纠纷案件中,面对矛盾冲突较大的多方当事人,杨杰同志先后多次前往原、被告及其父母家中,了解原、被告的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抚养孩子的想法,实地走访原、被告的邻居,了解原、被告与孩子相处等情况,最终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作出了判决,在判决后积极回访释疑促成双方息诉服判,先后两次前往云南威信县看望、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杨杰同志对每一个案件无论标的大小、当事人身份如何,善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明、信得过的方式调处,为化解矛盾纠纷,总是在一次次走访当事人时耐心细致释法明理,切实让群众在“案结事了”中感受法律温情,深得领导信任和群众赞誉。

令行禁止,始终严守红线底线

她经常说,法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诱惑与风险与其调案、判案的权力与生俱来,稍有不慎将会面临“温水煮青蛙”似的“围猎”。2023年5月,当事人任某来到杨杰办公室,在询问案件办理情况过程中,随手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装得鼓鼓的信封,声称给法官“辛苦费”,杨杰同志随即将信封退还任某,并告诉任某“查清案件事实、审理案件是我的责任,如果我敢收了你给的‘辛苦费’让你心里有保障,那我也同样敢收对方当事人的钱,你心里还有保障吗?”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案件当事人送礼物、送现金的情况,杨杰同志总会严肃认真地这样说。杨杰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八项规定,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杜绝出现六大“顽瘴痼疾”,不结交不可结交的人,不光顾不应涉足的场所、不做逾越法官职业道德的行为,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律,清清白白办案,堂堂正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