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毛星火的行为引发了诸多争议,他的举动似乎在重定义“爱国”这一概念。

起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每人索赔一元,总共15亿!

自称的原因是他认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深深伤害了国人的感情 。

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也让他一夜之间涨粉无数。

然而,这位自称赤子之心的网络人物,现在却向粉丝推出月费和年费订阅服务,意图将巨大的粉丝流量转换为金钱,这种明显的利益追求让人质疑:爱国到底成了一桩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当初,他曾经宣称,“爱国与金钱无关”,但现在,他却在网络世界中以各种方式利用粉丝为其爱国宣言付费。

流量变现对于毛星火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什么忌讳的话题。

他那些号称纯粹的爱国情感,现在似乎有了明码标价:月费50元,年费500元。

他拥有的粉丝已经高达20万,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演讲和文章来传播爱国主义,而是开始尝试通过各种商业活动来获得收益,比如开设付费订阅专栏、经营网络商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会员费来计算,毛星火的潜在收入是惊人的。

这位曾经自诩为贫困的爱国网红,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千万富翁的候选人。

人们开始对比他与其他的公众人物,例如知名评论员司马南,后者也是公开展现其爱国情绪,但毛星火的方法似乎更为功利,更加注重个人利益。

然而,正是这种赤裸裸的商业化行为使得毛星火的爱国形象开始出现裂缝。

他一边高调宣扬爱国情怀的崇高,一边又迫不及待地将这些情怀商品化,这种做法让他在一些人心中失去了信任。

社交媒体上对他的批评声不断,一些人甚至在他的网络商店下留下抗议评论,表达了对他利用爱国情绪谋取个人利益的不满。

面对这样的批评,毛星火的回应虽然直截了当却也显得无力:“爱国人也要生活。”

这句话虽然合乎逻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苍白而无力,好像真正纯粹的爱国精神已经被冲淡了。

或许,毛星火真正缺失的,就是那种不掺杂任何私利、只为国家和人民考虑的爱国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毛星火的这一系列行为,人们不禁对他的爱国情怀产生了怀疑。

他利用起诉莫言的事件获得了大量关注,然后迅速地将这些关注转换为了经济收益。

这一做法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他宣称的爱国主义的真诚性。

爱国绝不应该成为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但毛星火的行为却引人深思其背后的真实意图。

对此,你们是怎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