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上馆方准备的白手套,"鲁迅铁粉"黄小姐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1931年版《毁灭》译著,在阅读中了解到,这是鲁迅先生翻译的苏联文学家法捷耶夫的著作,甚至该书的封面设计都是大先生。"今天非常幸运,看到那么多平时没机会看到的‘宝贝’。"

今天,作为首届"左联月"系列活动之一,第二期"红色瑰宝"藏品品鉴会"大先生·鲁迅"专场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现场准备了14件左联会址纪念馆馆藏、13本(套)社会捐赠书籍,供专家和观众品鉴。其中包括左联盟员王尧山家属捐赠的全套(共20卷)1948年版《鲁迅全集》,原鲁迅纪念馆副馆长乐融向左联会址纪念馆捐赠的全套(共78册)2021年版《鲁迅手稿全集》,新民晚报社记者沈琦华捐赠的《海上述林》上卷及十册民国时期图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尧山,原名宋书模,曾任左联内设立的中共党团成员、组织部部长。王尧山女儿宋联连介绍,此次捐赠的《鲁迅全集》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印、作家书屋印刷。父亲非常崇敬鲁迅先生,常说自己是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1931年时,父亲曾与鲁迅先生一起开过会,当时大家聊了三小时。在父亲的印象里,大先生很健谈,也很坚定、很可靠。

父亲曾告诉她这套书籍的来历:最早由左联东京分盟负责人、鲁迅的亲密战友胡风收藏。1949年5月,时任解放军南下干部纵队政委的王尧山接管上海后,与胡风久别重逢,甚是激动。于是,胡风在这套自己珍藏的《鲁迅全集》上签名后,赠予王尧山。父亲健在时,她常看到父亲在读这套书。"父亲一直珍藏着这套书,也由此回忆在左联的工作、与鲁迅先生交往的时光。"

宋联连坦言,由于这套书年代久远,家中不具备保存条件,此次便决定让它"回归",捐赠给左联会址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融此次捐赠的《鲁迅手稿全集》,同样是珍品——不仅是专家版,而且是精装本,装帧考究。他曾参与该版《鲁迅手稿全集》的编辑工作,当时采用了国际手稿学的新概念,打破以往仅仅局限于创作、书信、日记手稿的惯例,将翻译、古籍整理、笔记、书画、题签、校样等,均加以整理编入以见完整,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鲁迅手稿开展研究。因此,编纂特点之一就是"应收尽收"。

乐融介绍,鲁迅先生逝世后,从许广平编《鲁迅书简》开始,鲁迅手稿的整理出版几乎没有间断。大规模的出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1978年到1986年,文物出版社陆续出版了《鲁迅手稿全集》,珂罗版影印线装60卷,并出版了平装本。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藏品挖掘力度加大,又有不少鲁迅手稿的新发现。因此出现了不少新编、改编、重编、选编的鲁迅手稿版本,但也都有这样那样的遗憾。

2017年6月正式启动的新编《鲁迅手稿全集》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手稿主要收藏机构共同实施。这套书分为七编:文稿编、译稿编、书信编、日记编、校古籍编、辑校金石编和杂编。共收录鲁迅手稿影像3.2万余页,较已出版的手稿增加近1.5万页,囊括了迄今所能搜集并确认的全部鲁迅手稿,其中不少资料在当时是初次面世。这套书也是中国出版界目前最大规模的手稿集。

沈琦华捐赠的1936初版精装本《海上述林》(上卷),是鲁迅先生在瞿秋白先生逝世后,为其编辑的译文集。这部书初版时仅印刷了500本,其中100本为精装版,十分罕见。另外,民国时期图书中,有八册为1936年鲁迅去世后至1949年解放前出版的鲁迅研究论著,另两册为民国时期左翼"音乐小组"成员吕骥和安娥的著作。其中包括俄语版《呐喊》,中国较早详述鲁迅从出生至32岁生活的传记作品《民元前的鲁迅先生》,世界上第一本完整的鲁迅传记、日本学者小田岳夫所著的《鲁迅传》中文译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王锡荣表示,这些捐赠书籍,不仅是左联的历史见证,丰富了左联会址纪念馆的馆藏,在版本学、文献学等方面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譬如,1948年版《鲁迅全集》的入藏,弥补了左联绘制纪念馆缺少1949年前出版《鲁迅全集》的收藏空白。在这套全集中,除了收录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外,还有鲁迅的译作、记录的古籍等,而这些在1958年以后的全集版本中都不再收录了。这套书对开展鲁迅研究、左翼文化研究、出版研究等都很有意义。

"红色瑰宝"藏品品鉴会由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旗教育展示厅、左联会址纪念馆和李白烈士故居结合主题展览及丰富的馆藏资源推出,旨在加强对红色馆藏的研究与分享,让更多馆藏精品与观众见面,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 图:单颖文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