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中的羌笛,就是羌族的传统乐器。

单是这个乐器的历史就已经超过了两千年,羌族的民族历史甚至能够追溯到商朝以前,甚至能够达到夏朝那么久远。然而,就是拥有如此长久历史的羌族,在民族发展之中却有一段非常血腥的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朝时期,商人面对周围的羌族非但没有友好相处和平结盟,反而是见到一个羌人就杀一个羌人的极刑,而羌人也报以颜色还击,后期羌人的反击甚至间接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那么羌人与商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怨,为何会导致两个民族之间不得不以血腥屠杀来解决问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殷商的死对头不是周朝?其实是羌族

羌人的历史究竟有多久远呢,根据史记的记载结合一些考古发现,人们得知羌人在上古时期就是在我国西北部生存的部族,它的势力范围之广足以囊括如今的青海、甘肃、河南等地。

羌人部族影响力足够大,能够吸纳周围许多小部落加入自己,久而久之羌族就成为了一个遍布我国西北的庞大游牧部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料记载夏朝创建伊始,就是羌族人联合了其他部族一起,稳定了政治、巩固了局势,如此才保证了夏朝欣欣向荣地发展,可以说羌族奠定了夏朝政权稳定,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发展。

直到夏朝被商朝推翻,一部分人离开了原本夏朝的势力范围不断西进,最终定居在我国的西部,也就成为了后来的规模不是很大的西羌部落。

作为我国的大一统王朝,商朝的历史没有夏朝那种神话性,自商商建立殷商以来,商朝的土地就不断地变动,没有一个十分稳定的版图。

一个庞大帝国的四处征战,自然会引发周遭小部落的不满,商都不断迁移经过的地方触动了这些小部落的利益,商人又不愿意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就会引起地缘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周遭的小部族之中就有羌族,起初羌族并不在意商人们的四处扩张,作为夏朝分裂出去的小国,羌族人只在意自己生存的领地是否被保护完好,商人又急着东扩没有时间去管西边的小羌国。

两族之间如此相安无事了几年,直到商朝彻底定都朝歌城,确定了自己的首都版图就有了基础,剩下的事情就只剩下利用军队开疆扩土了。

从商朝扩张的速度和规模上,可以看到一个新兴帝国对于土地的渴望,在吞并了周遭所有的小部落后,商朝不可避免地与羌族人相见了。

最初的时候,两国各势力之间并未发生正面冲突,神话中有记载商人认为羌族人都是羊首人身的怪物、是不洁之物,生怕遇见了就会被上诅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羌人们则自认为是夏朝遗老,自然不会给夺权篡位的商朝什么好脸色看,两个势力的第一次接触不欢而散。时间推进到了商朝扩张的巅峰时期,此时的商朝不可一世,其实力完全不是其他部落能够比拟的。

有了强盛的底气商朝也不会再忌惮那些虚无缥缈的诅咒,他们准备再与羌人接触,看看这一次是否能够将这个长久以来都不听话的氏族收归自己所有。

羌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自己本来就在自己的领土上安居乐业,突然来了个王朝就要让自己俯首称臣换谁都不乐意,双方第二次交涉失败,这一次商朝不准备放弃让羌人屈服的打算,软的行不通商人们准备来硬的。

见羌人就杀,分商人的尸,商羌之间的战争有多恐怖

当时,商人们集结大军使用武力强行征服羌人部落,但是商人犯了个错误。他们认为西羌部落缺丁少粮,没有合适的兵器,可是实际上羌人绝非弱不禁风,是不能够被轻易征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羌人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平时大家散落在部族各处见不到人影,一旦要对付外敌了部族内所有人都会凝聚在一起抵抗侵略。

羌族是夏朝的遗老早就掌握了锻造金属武器的技术,其使用的锻造技术甚至比商朝还要精湛,在大兵压境下,同仇敌忾的羌人战斗力达到了顶峰,实力不容小觑。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的进攻可想而知地失败了,商人惊奇地发现这些在他们眼中属于蛮荒之地的羌族,竟然拥有的人数与自己的帝国不相上下。

更可怕的是,羌人们竟然还用着与自己类似的金属武器,这次轻敌让商人吃了大亏,同时也将商族与羌族之间的关系彻底撕裂。久攻不下羌族的部落,商朝就开始用奇袭骚扰的战术来恶心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朝时期存在活人祭祀,在重大的节庆和祭典之中,商人会使用活人来献祭自己的神明,在王公贵族死亡时商人也会用活葬来祭奠他们。

人口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自然是不能够随意用来祭祀的,商人转念一想既然羌族人和我们打得你死我活,那为何不从羌人那里抓一些俘虏来,用于祭奠的活祭呢?

说干就干,在商羌战争的拉锯战之中不少羌人被商人俘虏,这些俘虏没有作为战略资源送去当奴隶种田,也没有用来和羌人讨价还价,而是被直接拉去了祭祀场地,一个一个放血活祭而死。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暴行传到了羌人耳中,暴怒的羌人们看着自己家园被侵略,自己同胞被拉去做活人祭祀,对于商朝的愤恨就又多了一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怨恨全部都在作战时化作了力量,倾泻在了商人头上,商朝与羌族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峰,当时商朝统治者直接下令面对被俘的羌人,甚至不需要送到祭祀处,当场就能够处以极刑。

羌人也还以颜色,落在羌人手中的商人战俘也会被血腥肢解,然后扔回商人的营地,就在这样的血腥折磨之中,羌族和商朝度过了许多年。

血海深仇也能签订盟约?商人想得太天真

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谁都没有意料到,持续很长时间的血腥对战,居然是商朝率先提出和平解决。两方都想要和平,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血债已经达到了无法和谈的程度!

商人不断的妖魔化让羌人在商人的心中成了羊首人身的怪物,许多商人只想见一个羌人就杀一个羌人,以羌人视角来看商人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是屠戮了自己无数同胞的残忍歹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凶手向自己投送的和平信号,羌人自然是无法接受的。直到商人真的放下姿态,以一个相对卑微的态度与羌人议和,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临近商朝末期,羌人与商人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但商人无法承受常年征战所带来的巨大开销,这一次说什么都必须将两族之间的战争画上句号了。

当时,商人们向羌族提出了一个极为丰厚的条件,以作为常年征战的补偿。商人承诺不再攻击羌族部落的领地,也不会再利用羌人来进行活祭。

甚至会停止对羌人的一切敌对行为,羌族在保留了自己治理自己土地的权力的同时,也能够派人来朝歌参政,这个条件哪怕放在今天极为诱人的,相当于两个势力之间互相承认,羌族保留自己自治的同时还能影响商朝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被放出之后,羌族人感受到商朝确确实实是想与自己和好结交,便答应了商朝的盟约,两个势力从此结束了互相敌视的时期开始合作共赢。

和平到来后羌族的势力也在进一步扩大,甚至一举超越了商朝成为了一个国家。从史记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羌族的称谓从最开始的“羌氏”,到后来表示一个部族的“羌族”,再到后来表示一个国家的“羌国”。

每一个称号都揭示了羌族崛起之路,我们也说了,商朝是因为国力衰弱才不得不与羌族人结盟的。

商朝强盛时,羌人奉行着与商朝之间的盟约与商朝互不侵犯,商朝式微苟延残喘时,羌人们又打破了这个盟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与周朝统帅联合一起对商朝发起了进攻。随着纣王自焚于朝歌城,商朝的历史也终结在了姬发的手中。

对与自己一同打下朝歌的羌族,周武王没有血腥统治,而是为他们重新划分了一块区域以供羌人休养生养息。

这一部分羌人就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我们熟悉的羌族,在我们历史之中起到重要的角色。水轮流转谁能够直到曾经不可一世到灭掉夏朝的商朝,最终会覆灭在以夏朝遗老自居的羌人手中呢?

若是商朝统治者不那么急功近利四处开拓,或是对于羌人的态度更加和善一些,不使用如此血腥暴力的手段去镇压羌族,而是联合羌族一起生产发展,那么后世的周朝恐怕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攻陷朝歌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