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戎装照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为了有效抗击日寇的进攻,全国军事力量被重新整合,其中阎锡山统领的晋绥地区被划为第二战区,晋绥军部队也统编为两个集团军:杨爱源第6集团军和傅作义第7集团军。其中,第7集团军下辖第35军、第13军、第68师、骑2师、骑7师和西北军高桂滋、刘汝明两支部队,负责平绥铁路线的防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的太原城

太原城无人愿意守卫

1937年10月,傅作义率部参加忻口会战,激战23天,并夜袭日寇板垣第5师团指挥部,使敌人被阻于忻口前线,不能前进一步。可惜,由于防守娘子关的黄绍竑部被击破,日寇得以从东面横穿山西,直逼山西省会太原,也严重威胁忻口守军侧背。11月2日,阎锡山召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提出保卫太原,依城野战的计划。

但老奸巨猾的阎锡山为保存实力,不愿意用自己的嫡系部队硬拼,提前下令其亲信将领率部撤往晋南临汾等地。中央军各部本来就是帮忙的,自然不愿牺牲自己来保卫阎锡山的老巢——太原,同时这些人上面有第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管着,也不会听阎锡山的命令去守城。八路军虽然骁勇善战,但装备太差,长于野战却并不适合守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寇步步紧逼

傅作义主动请缨,担当守城重任

一番比较之下,只有刚刚撤回太原的傅作义部是防守太原的唯一选择。傅氏虽然出身晋绥军,但中原大战结束后不久就被负责北方军政事务的张学良派往绥远,发展多年,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也是一个新的地方实力派。因此牺牲傅作义集团,无论阎锡山还是中央军,都是绝对不会心痛的。

同时,傅作义本人虽知其不可为,但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毅然请缨:土莫如守土光荣,太原城我守!”尽管傅作义态度坚决,但留给他的守城部队总数不过万人左右,主要部队为其嫡系第35军的两个旅,即董其武的218旅和孙兰峰的221旅,这两支部队跟随傅作义多年,训练有素,士兵多招收自河套地区,彪悍善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的第35军是一支抗战劲旅

太原失守,非傅作义作战不力

不过这些部队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差,尤其缺乏炮火和轻重机枪。更重要的是,忻口会战中这两个旅已经伤亡过半,尚未得到补充,实力大打折扣。而进犯太原的日寇不仅兵力庞大,包括坂垣师团、矶谷师团及关东军察哈尔兵团等十余万人,还配备有飞机、坦克等先进武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11月6日拂晓日寇刚刚开始攻城,傅作义部队唯一可以依靠的城墙就被摧毁。日寇几十架飞机沿城墙轮番以巨型炸弹进行轰炸,加上炮兵的集中射击,硬是将3丈6尺高的城墙,炸成了不足2尺的土坡。从7日拂晓开始,日寇步兵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全线进攻,潮水般地向守军阵地反复冲锋。傅作义部下官兵只能利用仅存的一些断壁残垣,用手榴弹和大刀与敌人反复争夺,死伤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与傅作义

撤离太原城,系蒋介石亲自下令

在此危急时刻,第35军副军长曾延毅竟然出城潜逃,因“副”、“傅”同音,消息传开后守军官兵误以为是傅作义出城逃跑了,大大动摇了军心。至8日中午,日寇从多处突破防线,蜂拥入太原城。此时,傅作义已接到蒋介石的相机撤退的命令,为避免部队更大的伤亡,遂于当日晚7时向各部队下达了撤退突围命令。

太原守城之战仅仅历时3天就失败了,傅作义部也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巨大代价,但正是这3天时间,集结在忻口前线的中央军卫立煌部、西北军孙连仲部及晋绥军王靖国、陈长捷等部20余万人得以安全撤离。为下一步持久抗战保存了有生力量。同时,由于傅作义在太原的坚守,日寇也同样付出了较大代价,暂时停止了南下略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部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正是由于傅作义坚守太原所取得的功绩,其在1937年底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北路军上将总司令,所部第35军也扩编为2师1旅,移防晋西北柳林镇,整军经武,以待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