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行业在2024开年再度爆火了一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周拍完100集”“拍摄十天投入8万,单日充值高达2000万”等相关话题,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形容为“财富神话”。

日前,微短剧研究平台DataEye发布《2024年微短剧买量投流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据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7年超1000亿元。根据DataEye报告分析,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2024年投流规模约420亿,2027年将超830亿元

1

微短剧增长推动投流市场繁荣

2023年投流规模超300亿元

预计2024年超400亿元

南都记者了解到,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分为用户付费+广告+平台分账,发展阶段可分为萌芽阶段,2018至2019年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率先布局,短视频平台(抖快)接续跟进;平台短剧发展阶段,2020至2022年微短剧纳入监管体系,各视频平台相继推出激励计划;2023年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小程序短剧崛起、独立APP涌现、影视大厂纷纷入局参与短剧制作,短剧逐渐向精品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中提到,2023年付费短剧规模为207.4亿,广告规模约158亿,分账短剧规模约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元,短剧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市场规模的70%。微短剧的增长也推动了投流市场的繁荣。DataEye预计,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超300亿元,2024年超400亿元,2027年超800亿元。据《报告》显示,2023年的微短剧投流市场经历了先暴涨、后下滑,再趋于平稳三个阶段。从数据来看,2023年年初短剧日耗3000万元左右,端午突破6000万,9月份6000万左右,国庆峰值超1亿元,11月来受监管影响,上千部违规短剧被禁投,导致短剧大盘出现下滑,随着监管风波逐渐消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报告》还提到,2024年以来,国内短剧市场上线新剧超3000部,其中1月有1500多部新剧上线,新剧占比30%,较23年12月下滑近10%,主要由于部分出品方为了筹备春节档,有意囤剧不发。在2024年春节档中,20部上榜新剧总消耗超1500万,日均消耗仅250万,主要原因是由于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短剧市场空间,此外部分短剧主动撤出春节档,选择了延期上线。

2

情感、逆袭依然是投流主力军

男女频投流热度相当

女频爆款数量多于男频

根据DataEye短剧热力值数据显示,2024年男女频赛道热力值占比近乎平分秋色,由此可以推断男女频投流规模相当,女频略胜一筹。DataEye预计,2024年男频短剧投流规模约197亿,女频约223亿。同时指出,单纯的男女频能够辐射的用户相对有限,目前男女频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不少热门短剧并没有刻意区分男女频品类,比如《双骄夫妇》《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等短剧同时面向男女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DataEye短剧热力值数据,情感、逆袭、战神包揽热投细分题材榜TOP3,投流热度遥遥领先,古装、甜宠位列第四、第五。而传统爆款的逆袭、战神题材,相对于安全的情感、甜宠题材依然是投流主力军,萌宝、古装、玄幻、穿越等题材也开始崭露头角。

今年来,女频爆款层出不穷,如《厉总,你找错夫人了》《对不起我爱你》《长公主她不装了》等,热力榜TOP10女频数量明显多于男频。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女频作品吸金强劲,部分专注男频赛道的玩家也开始入局女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男女频素材量占比接近4.5:5.5,女频素材量占比领先约12个百分点。相较2023年,女频素材占比进一步提升,主要由于女频短剧数量大幅激增。值得注意的是,头部玩家题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没有拘泥于单一的题材,同时各家有相对擅长的题材。九州擅长男频,在战神、古装和穿越赛道表现优异;麦芽擅长女频,在情感、古装和萌宝等题材表现突出,点众相对均衡,在玄幻、逆袭、战神、萌宝等题材均表现不错;山海擅长玄幻、逆袭、战神,快创擅长逆袭、古装、穿越题材。热门题材热力榜TOP20,九州、麦芽和点众上榜短剧数量包揽TOP3,且三家不相上下,山海、快创位列第四第五。

3

精品化是大势所趋

“创作者中心制”崛起

文旅剧或将迎来大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提到“精品化是短剧未来的大趋势”,但基于性价比的精品化将成为主流。去年以来,不少影视行业入局短剧,不仅推高了短剧制作成本,也提升了观众审美水平,短剧质量大幅提升,题材雷同、粗制滥造的短剧观众不再买账。目前国内短剧市场愈发内卷,制作成本水涨船高,一部精品的现代剧成本达60万-80万元,民国、古代题材高达80万-100万元,直逼海外短剧的成本。《报告》中认为,短剧成本内卷要基于理性和性价比,短剧不是长剧、电影,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为观众呈现更好的作品是大部分出品方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味地卷预算,可能适用于明星大咖,不适用于大部分从业者。

据悉,短剧行业内容创作者的主流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机构模式(如麦芽、点众、九州),上述机构已经跑通短剧工业化,强调分工、标准化,每月上线几十部短剧,作品高度工业化,但爆款率不足10%。还有一类是工作室模式(如周星驰、王晶、咪蒙等),工作室模式往往由“灵魂人物”把控制作全流程,属于“创作者中心制”。工作室模式短剧数量较少,作品的个人风格明显,具有超强个人IP,爆款率相对较高。《报告》认为,2024年工作室模式将快速崛起,成为短剧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工作室模式全流程由一个人把控,相对来说更容易产出爆款。对于中小玩家以及新入局玩家来说,显然工作室模式更值得效仿。

《报告》还提到,目前地方政府有发展经济、拉动GDP增长的诉求,发展旅游产业也被摆上重要位置。根据广电总局一年打造100部“微短剧+文旅”计划,文旅剧将成为今年短剧市场重要的新生力量。2024年,受益于地方政府补贴政策,文旅剧将迎来大爆发。但文旅剧依然要遵循短剧的内容法则,如果缺少故事性和情节性,只宣传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就会沦为一部纪录片或旅游宣传片。《报告》指出,2024年市面上的文旅剧或将出现两大类,一类是披着短剧外衣的“宣传片、纪录片”,还有一类才是有故事、有剧情的新型文旅剧。

采写:南都记者 林经武

来源:微短剧研究平台DataEye《2024年微短剧买量投流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