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城市序列里,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之外,数量众多的普通地级市发展备受关注。2023年的地级市GDP前12强中,苏州蝉联第一,其他城市位次则有明显变化,无锡、佛山、泉州、常州等城市均有上佳表现。而在科教文卫、城建水平、全年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轨道交通、旅客吞吐量等方面,无锡、绍兴、温州、佛山等各有亮点,堪称地级市中的“多边形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遥遥领先,锡、佛、莞、常等交错占位

因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与资源优势,地级市的发展更多依靠所处区位以及资源禀赋。作为工业三巨头之一,苏州虽不是特区也不是计划单列市,但政策、资源堪比乃至超过一般的特区和计划单列市。2023年,苏州GDP排名全国第6,远超众多省会城市,守稳“最强地级市”之名。

同为地级市的无锡、佛山、泉州分别排名第14、17、21,上述城市之外,万亿GDP俱乐部里还有南通、东莞、烟台和常州,另有唐山距离万亿指标较近。这些地级市的排名也呈交错状态,差距不大的基数与同比涨幅,彼此间出现名次交替并不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位优势好、工业制造业强,有“低配版无锡”之称的常州进步尤其迅速。而无锡应是苏州之外的最强地级市,综合实力最为均衡,高教资源丰富,重点院所众多,拥有国内第二大内河港,全域轨交覆盖,且有国家千亿调整基金入驻。

出口、外资普遍下跌较大,绍兴、唐山企稳

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综合型城市相比,地级市底子薄、产业经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出口与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2023年,受全球需求下跌的影响,排名靠前的地级市出口普遍低迷,已公开的数据显示,仅绍兴的出口金额同比上涨11.8%,唐山出口大致持平。佛山和东莞出口跌幅在10%左右,苏州和无锡也有略微的跌幅。2024年提振出口,是各地级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方面,“新三样”产品占比较高的地级市或将更早回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地级市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呈普遍下降的态势,据已公开的数据,无锡在排名靠前的地级市中是唯一呈正增长的存在,南通、佛山、泉州均同比下跌超双位数,可见东南沿海地区的外资更多向省会城市、一线城市、计单市汇聚。

上市公司数量苏州无锡高出一档,绍兴异军突起

上市公司数量与发展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所在城市的产业经济特质,截至2023年年末,地级市中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仍是苏州,高达249家,无锡以143家的数量位居第二,两座城市在地级市的该领域都是断层式领先的存在,异军突起的绍兴以84家的数量,领先83家的东莞位列第3。但从市值看,苏州、无锡之外,第3个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万亿的城市是佛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山东的烟台,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地级市基本为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城市,浙江在培育上市公司方面近年来颇有亮点,这与浙江及其各个地级市在该领域利好政策不断有关。

城建、轨交、航空,区域优势与旅游资源成关键

因为体量和人口,以及资金的关系,地级市的城建水平彼此之间差距较大,并受到所在区域的超级都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影响,虽然可以承接这些城市的产业外溢,但也在高铁、航空、商业,甚至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被相应的规划及资金划拨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场和轨道交通建设是地级市竞争的又一重要赛道,真正有实力的城市需要拥有自己的机场和有序建设的轨道交通,以更好地融入所在区域,便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汇集。旅客吞吐量方面,旅游资源丰富的地级市优势明显,西双版纳、丽江、桂林等都在此列。

民富方面浙江城市占优,科教文卫各有所长

2023年的地级市国内税收方面,大部分地级市的增量和增速为负,鄂尔多斯、遵义、东营等资源型城市大幅上涨。GDP排名靠前的地级市基本有着不错的本外币存款余额总量及增速,无锡、佛山、东莞、温州位列前5,温州的存、贷款余额可位列地级市第3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教文卫方面更多是城市底蕴的展现,大多数地级市都有瘸腿的细分项,但不差钱的地级市也都在尽力弥补自己的弱项。比如佛山的本地公办本科院校不多,就通过引入、建设其他知名大学的佛山校区,实现对自身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育、匹配。

消费方面,很多地级市的数据并不好看,比如烟台的汽车销量和电影票房都在全国50名开外,与之类似的还有唐山和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