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50、60年代的人就是心不够狠,有钱的在当带薪保姆,没钱的在当免费保姆,在儿女面前却活得憋屈的一代人。

我这一生养了个好儿子,但一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不管我信不信,其实我早就把自己的儿子给送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儿子给儿子打工,养孙子给孙子当孙子。这似乎已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归宿。

01

我是许阿姨,1959年出生,再过两个月就满65岁了。

我是退休老师,老公是农业部门的退休干部,退休后我们在县城家里养老。

我们退休比较早,退休金也没别人说的那么高,但生病有医保,平时的生活简单,伙食费也用不了多少钱,我们的退休金保证两个老人的生活不成问题。

当了几十年老师,我们的工资也不算高。只能说是养活一家人没问题吧。

好在,老公老家在农村,有农业种植技术,还有父母家的几十亩山地,我和老公年轻时,管理着老家的山地,每年学校放寒暑假,我们都回去种果、种树,几十年来也攒下一些家业。

又要工作又要回去务农的日子是很辛苦的,为了美好生活,我们可是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和老伴早就发誓,一定拼尽我们所有,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资源,让他出人头地,不再重复我们这一辈人的生活。

我们挣得的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用,全都存下来,就为了以后给儿子用。

2000年左右,我们县城扩建,有很多宅基地开发,那时我们的工资很低,每个月刚几百块钱,那时的宅基地也便宜,一块地卖3万至5万块钱。

还好老公有远见,说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钱存银行里,不如用来买宅基地,就当投资了。

那些年,我们回老家种果,存下了几万块钱,一直存银行里吃利息。

我们商量后,把钱从银行取出来,买下了县城两块钱地皮。

多年后,还真感谢当初买下了这两块地。

过了几年,公公过世时留下一些钱,加上我们手上还有一些,我们又在市里买了一套房,以后儿子如果回市里工作,就不用愁房子的事了。

真是可怜天 下父母心,我们尽己所能,什么都为儿子考虑好了。

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子,他从小读书就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的学习从来不用我们操心,也没送过什么培训班,全靠他自己的努力,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一所财经学院,毕业后还读了研究生。

在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时是有选择的,

一个是上海一家银行想跟他签约,要聘用他。

另一个是,我们市里一家单位到学校进行双选,也看上了他。

儿子在犹豫的时候也问过我们意见。

我们所在的城市是小地方,即使是进了体制内,工资也是很低的。但在上海的银行,工资就很高了。

两边权衡下,我们还是比较倾向于留在上海,可能当时更多的是觉得留在大城市工作,是全家人的荣耀吧。

就这样,在我们的建议下,儿子选择了在上海一家银行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友们知道儿子凭自己能力,留在了上海工作后,都说我们有福气,儿子有出息,家里出人才等等捧人的话。

我和老伴在亲友间威望也提高了不少,家里一些有孩子的还来找我传授教子经验。

把我们捧得飘飘然了,也认为儿子的选择是对了。

02

儿子在上海工作了几年后,谈了一个上海的女朋友。

她的父母早年在上海工作,那女孩从小就在上海长大,也可以说是上海人了。

女孩也是研究生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我们脸上更有光了,亲友都说我们培养了一个研究生儿子,还顺带“拐”到了一个研究生儿媳,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

在到谈婚论嫁时,女方要求,婚房一定要有,如果钱不够,就按揭买房,或者每边出一半,全款买。

这个要求我们没意见。

可是了解了上海的房价后,可把我们吓懵了。

儿子的婚房是刚需啊,再怎么难, 也要想办法有一套房子。

我和老公商量后,决定倾尽全力帮助儿子在上海买房。

我们们把市里的房子卖了,县城的两块地也卖了,还有我们两个老人住的单位套房也卖了。

我们搬回到老家房子里居住,还好老家离县城也就十几公里,居住环境还不算差。

我们把能卖的房子都卖了,再加上手中的一些积蓄,凑了200多万给儿子。

女方家再给一部分,他们在上海有了一套小三房的房子了。

有了房子后,他们办了婚礼。

因为是在上海办的婚礼,家里的亲戚也没办法请,我们这边只有我和老伴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们本地的风俗,儿子娶媳妇可是一生一大事,是要办酒席请所有的亲友来吃席的,但我儿子的婚礼却是一个亲戚都不得请,我们很失落。

但失落之后,更多的还是以儿子为傲。

我们感觉走路都生风了,做什么也有干劲了,生活有盼头了,儿子也邀请我们也去上海跟他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过不惯大城市里的生活,还是喜欢住惯了的地方,不想去。

我以为我们倾尽所有,往后的日子,我和老伴就可以安心的在老家清静的安享我们的晚年了。

03

儿子婚后一年多,生了一个孙女。

亲家和他们就住在同个城市,同个城区,我想,带孙的事,应该不用到我们操心了。

儿媳坐月子时,我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请了保姆,亲家母也在,我去住了几天就回来了。

有亲家母在,我能悠哉的过上我的退休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可我没潇洒得几天。

儿媳产假快结束时,儿子打来电话了。

他说,亲家母在生孩子前就他们明确了,他们是不带外孙的,他们的退休生活还要去周游世界。

上个月,他们就定好了出国旅游的计划了。

他们说,带孙是婆婆的事,孩子也是姓婆家的姓,他们可不管带外孙的事。

儿子请求我去上海带孙子。

亲家说得也有道理,自古以来,奶奶带孙,无可厚非,应该的。

但说实话,我是不太乐意的,并不是我不想带,而是怕和上海儿媳长期相处。

我见过太多婆媳间的矛盾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地方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我们小地方的人跟大城市的人相处了。

在上海人眼中,我就是一个农村老太太。

我推托了好几次,甚至有想每个月补贴他们2000块钱让他们请保姆算了。但儿媳说,保姆是外人,她不放心。

没办法,去就去了吧。

老伴血压和血糖一直不太稳定,要去就要我们两个人都去。

我们收拾好了行李,去了上海。当起了专职保姆了。

刚开始儿媳对我们还是挺客气了,进出也都招呼人。

但相处得久了,各种矛盾就出来了。

他们年轻人养孩子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自己明明有母乳,却不愿意喂,非得把奶水挤出来,再放到奶瓶去给孩子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是为了卫生,也是为了不影响她的身材。

给孩子喂米糊,在养我儿子的年代,烫的东西,我们哪个不是用嘴巴吹凉的,但儿子和儿媳不允许这样做,说我会把病菌传给孩子。

老伴这些年肺不好,天气一变化,就会有点小咳嗽,平时家里多少都能听到他的咳嗽声。

一次我偶然听到儿媳在跟儿子埋怨:“我们是叫妈来带孩子的,怎么还带个有传染病的人来,这样的生活环境,我真是受够了......”

儿子在一旁是拼命的解释:“你说什么呀,那是我爸,怎么被说得那么难听?”

“我不管,反正他整天咳嗽,就是会传染的。”

还有一次,儿子说有早会,先出门了。

眼看快到儿媳平时上班的点了,我还没见儿媳从房间出来,我怕她忘记时间,迟到了。

那时她的房门是半掩着, 不知道是故意不关,还是儿子出门时忘记关了。

我轻轻敲了两下,没有回应,我直接推了门进去。

孙子还在睡觉,儿媳穿着睡衣斜躺在床上戴着耳塞听音乐,怪不得刚才听不到我的敲门声。

我走到她前面,想叫醒她。

可她被我突然前面一站,吓得从床上跳了起来,接着一阵埋怨。

“妈,你干什么呀?别人的房间怎么可以随便进出呢?有没有点边界感?”

我就不明白了,我和老伴多少还是个退休干部,平时也还讲究个人卫生,我怎么做都一副被人嫌弃的样子。

还说我没边界感 ?什么是边界感,都是自己家人,还要像对外人一样客套吗?

那次,我是真的生气了,跟儿媳互怼了几句,心情很郁闷。

我走出家门,到楼下去透透气。

我漫无目的在小区里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平时小区里老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

我几位老人在那打牌,其中有一个我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上海本地人,平时在小区里说话比较强势,尽显她是本地人的威风。

我走过去站他们旁边看,也没出声。

后来有位老人说到时间去买菜了,不想打了。但另三个说正打到兴奋处,怎么让他们三缺一呢,这可不行,死活不让他走。

她看到了站在旁边的我,把我一拉过去,说:“你替我位置,好吧。”

反正我没事,心情正郁闷着呢,或许打下牌可能那些不快的事就给忘记了。

我坐了下来,接过他手中的牌。

他们打的是城里的新玩法,规则跟我们以前打的不太一样,上次是打过,但还不太熟悉。所以在出牌的时候老是出错。

当我又出错牌的时候,那个上海本地老太太生气了,说:“你到底懂不懂打了,这是上海,不是你们农村......”

本来我受儿媳的气还没消呢, 她又这这样一句明摆着排斥外地人的话,我更加生气了。

我呼地站起来,把牌往桌子上一甩,吼了一声:“不玩了!”

在家里被上海儿媳嫌弃,在外面连个陌生老太太都能欺负我。

突然觉得上海这偌大的城市,竟然没有我们外地人的一点位置。我在讲台上站了几十年,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转过身,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我想着这些年来,倾尽一切为了儿子,结果他成了上海人,而我感觉离儿子越来越远了。

从儿子到上海来读书,后来工作,多少也算是为上海做贡献了,不但这样,连人都嫁给了上海人,他的父母倒成了外人了。

我们这一代人真是苦。

年轻时赚钱养家的苦,老了孤苦无依的苦。

我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何时从乖巧的孩子变成了白眼狼,这好像是从在上海工作后就开始了。

我们一代人不但苦还有点悲哀。

把子女养出息了,送给进了大城市,送给了城市里的女人。

后来我跟小区里面的好几个老太太聊起起这事,她们还真有同感。

我明白了,儿子已经不属于我了,我早就把他送给了上海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凭借着两三代人的辛苦付出,已经成功的完成阶 层跃迁,成了大城市的人。

而把他推给上海人的我们,却在上海人的家里受着委屈。

大家说说,我们这辈人是不是太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