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房租赁广厦奖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各地安居集团、城投集团、轨道交通集团等国央企旗下分管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公司以及各家长租机构纷纷提交了报名资料。

今天小编来解读“年度住房租赁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来龙去脉。

评选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而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住房问题关乎民生福祉,住有所居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期间来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他指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住房租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在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租住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为此,今年住房租赁广厦奖特别设立“年度住房租赁高质量发展企业”相关奖项。

奖项解读

传统意义上,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包括了营收、毛利率、净利率、周转率等财务指标,是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体现。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在 70 年前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就提出,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企业自身,而是企业之外、社会之内,是满足社会某项需求,解决社会问题。

“年度住房租赁高质量发展企业”的落脚点,不是关注经济效益,而是更看重社会效益,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与创造社会价值上。

住房租赁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能给人民带来更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够产生更大福利效应的发展。

具体来说,“年度住房租赁高质量发展企业”考核的是四个方面:

第一,民生保障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人们正在更加理性地衡量“购”与“租”之间的长远关系,更多青年人也选择以“租”代“购”满足对家和品质居住的需求,如今我国租房人群已突破2.6亿人。

作为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迅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13万套(间),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量。

从2021年到2023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共计547.2万套(间)。

短短三年时间,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已经发展成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发挥住房租赁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积极作用,为城市发展留住人才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量变到质变,保障性租赁住房盯的不是眼前的经济账,算的是大账、总账、长远账。

第二,资产增值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放眼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渠道极具多样化。

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存量闲置房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商业办公用房、购买存量商品房、城中村改造等等,这都是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更好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租住需求。

持续抓好闲置低效国有资产的盘活工作,努力让停滞项目动起来、闲置资产活起来,助力资产保值增值,这是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必答题。

第三,产品竞争力。

产品是永远的基石,高质量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竞争之力。

比如,职住平衡不应该是一句空号,项目在选址时尽量靠近新市民、新青年的工作地点,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抑或坐落于产业园区附近,减少上班族通勤时间,达到供需匹配。

再比如,配套设施完善与否,共享空间、咖啡厅、书吧、健身房、影音室、艺术展廊、地下车库、智能安全巡更、云端监控、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等软硬件措施,直接关系到新青年、新市民住得好不好,住得久不久,配套设施应同步规划建设,提升新青年、新市民的居住质量。

所有参加评选“年度住房租赁高质量发展企业”都不能忽视这些,租金不高,但品质不能降低。

此外,不管是新建项目还是改建项目,工程质量必须是核心,不能因为是保租房就降低标准,且要保证住户的居住安全,必须做到零安全事故。

只有让居住者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得长久,住得安稳,住得舒心,让城市留住更多人才,才是住房租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运营服务力。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这不仅仅是品质的高质量发展,还是后期运营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居住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居住需求,也关心“8小时”后的精神需求,也希望在大城市奋斗也能得到温馨、舒适的生活。

如何提高居住者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这是运营服务环节必须要考虑的。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期待各家通往高质量发展的住房租赁企业!

PS:欢迎各家参评企业踊跃报名,有疑问请与工作人员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