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15日,2024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据悉,2024年,中山将深化拓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见成效,加强名医名科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国家级中医药示范新亮点,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加强产学研医联动助力产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山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中山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力争中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在2024年上半年动工

会议指出,2024年,中山将更高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机制,推进医联体内人员、医疗业务、运营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成立医联体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建立由总医院牵头的医联体内部药品和医用耗材联盟采购管理机制。探索推广省内紧密型医联体医保支付改革经验,加大对中医优势病种的倾斜支付力度。

在公立医院提质扩容方面,2024年中山将加快推进市属三甲医院高水平建设。力争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在上半年动工,市中医院综合楼完成35%建设任务,争取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大楼完工,加快市博爱医院生殖分院选址工作,年内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将深入推进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和专科医院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辐射带动。新建1家南部片区区域中心医院建设单位。推动新三乡医院加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及附院合作共建。

此外,将推进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力争公立医院全部完成胸痛中心/胸痛单元建设,推动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加入中山市胸痛救治单元网络。争取到2024年底全市较2023年再增加1家卒中中心,2家“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医院。

中山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将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实施基层卫生健康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推动镇街医院100%落实中医临床科室建设

2023年,中山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2024年,中山将加快推进10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落地。

其中,加快研究成立市中医药管理局。完善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和职称评聘制度。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引进一流资源支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推进新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旗舰”科室创建。

2024年,中山还将推动1到2家镇街医院转型为中医类别医院。推动镇街医院100%落实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完成20个中医馆再提升和50个中医阁建设项目。强化中医类别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引导更多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创新开展基层中医康复技师引进培育项目,推动加快“1000名医师西学中”及中医类别医师扩增步伐,每千人口中医类别医师数力争达到0.55人。

同时,中山还将加快做优中山特色中医药服务。大力发展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运动创伤防治、疾病康复中的特色优势,建设市级针灸治疗中心。

此外,大力发展智慧中医,探索治未病、康复、医联体、名老中医数字化传承等信息平台建设。发展“中医药+”模式,升级市中医药文化馆,大力推进中医药与养生、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事业提升。

实现与深圳三级公立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跨市共享调阅

会议还指出,2024年,中山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与深圳融合创新发展,中山市全部三级公立医院完成接入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实现与深圳三级公立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跨市共享调阅。推进市人民医院与深圳大学合作共建非直属附属医院。深入推进与港澳医疗协作,落实一家三级医院成为香港长者券使用试点单位,加强与澳门跨境转诊合作。

中山还将深化产学研医联动。鼓励医院建立“临床-研究-转化”一体化机制和服务平台,支持医疗机构设立科研成果转化部门,协助医院与省医学会、产业园区、省高校等建立产学研医对接合作,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

中山还将更高质量提升全生命周期民生品质。推进“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的优化与迭代更新。提升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开展普惠托育试点建设,确保完成2024年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目标。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新增不少于2家医养结合机构,深入推进国家安宁疗护工作。积极探索妇幼健康中医药工作新机制和发展新模式。建立全市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系统,开展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继续开展为适龄女生免费提供HPV疫苗接种服务,为妇女“两癌”及常见病普查普治。

南都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黄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