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 | 郑渝川

合肥市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项目(一期)预算金额达9.7亿元,引发关注。3月12日,合肥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招标工作已经结束,目前项目正在推进中,已有部分师生在使用采购的设备。为何费用这么高?工作人员解释称,此次面向的是全市初、高中师生,人数多,量比较大。

《合肥市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项目(一期)第1包公开招标公告》显示,预算金额为第1包97052.72万元,最高限价97052.72万元。采购内容包含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其中软件部分包含新建和更新。软件部分有教学支撑系统、教学互动应用系统、教师移动终端应用系统、学生移动终端应用系统;硬件部分有教室物联终端、教师移动终端、学生移动终端和移动充电车。(极目新闻3月12日报道)

检索《合肥市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项目(一期)第1包公开招标公告》,可获得具体的货物需求清单,教室物联终端有5359台,教师移动终端有18902台,学生移动终端245444台,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还涉及到第四年电池更换,另外包括5359台移动充电车,此外还有软件部分。

上述《公告》链接:

https://ggzy.hefei.gov.cn/jyxx/002002/002002001/20231011/5f3f8ff1-714e-4d00-8b11-3fc79e3a53e2.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不能简单用9.7亿元这个总数,来除以学生移动终端(平板)的中学在校生名额,进而推导每台估价。

9.7亿元这个项目总价,究竟高不高?中标项目涉及的软硬件是否物有所值?讨论这些,还需要业内人士给出更加专业的分析。

实际上,这起事件更应引起公共讨论的是,当地以及正在部署类似项目的地方,智慧课堂筹建覆盖的必要性。

为初高中在校生以及在岗教师均配置移动终端,然后通过相关的软件系统、教室物联终端来搭建智慧课堂,积极意义在于,公共出资而避免了将相关硬件采购负担转嫁给学生家庭,而且覆盖完整的智慧课堂必然大幅度地减少纸张使用,虽然还不能达到100%的无纸化,但无疑减少了资源消耗。

还有,此举可以一定范围内促成当地各类、各级初高中共享部分优质课程,甚至是外地名校、国外名校的优质课程资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多次被力推的电教教学,还是近年来也屡次被吹上天的慕课教学,都存在很大弊端。比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名校的优质课程,被输出到一些中小学优质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带来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好,甚至导致学生因为普遍听不懂、跟不上进度而干脆选择放弃。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研究者也发现,慕课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而且缺乏实质性的教学互动,更是缺乏学生班级环境学习中推动互相感染的氛围。

电教教学、慕课教学在结构类型上也被广泛认为,比较适用于成年教学对象参加学习的细分科目,因为这类教学对象(学员)自控能力相对较强,学习目的、自律管理意识也比较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市此次部署的智慧课堂,在保留了现有的学制、现场教学、班级管理的方式下引入移动终端,目前而言,如果纯粹作为教学辅助,发挥提供电子书本、作业本,以及教师教学、备课期间的资源库,还有学生查找学习相关内容的信息的资源库等作用,其意义就远谈不上“智慧”,也会进一步引发社会舆论对于这一项目耗资合理性的讨论。

那么,如果更进一步,当地的智慧课堂更为激进,让“教学支撑系统”搭载的优质课程、课件唱主角,教师变成辅助角色,并且用“教学互动应用系统”来深入介入教学互动,确实就可能克服了前述的电教教学、慕课教学的一些弊端。

但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作用不可避免发生弱化。这不免引发担忧,那就是(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教师岗位所可能产生的排斥、替代。

当然,对于已经评级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至少在目前,智能系统、智慧课堂无论如何也不能替代前者,更可能成为非常高效的助手。这些教师的教学过程、指点学生完成教学内容难点学习的过程等,还可能被高效纳入智能系统,复制到更多课堂。

美国很多人工智能专家注意到,律师行业、医院药房系统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后,可以高效调用历史数据、梳理案卷信息或匹配药房,这使得年轻律师、药剂师失去了通过这类事务性工作而磨炼提升的机会。我们可以合理地判断,智慧课堂系统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也产生类似的排斥性效应。

植入名师模型(如话术方式、拆解教学内容目标的体系方式、答疑方式),匹配虚构的AI造型,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样的虚拟“教师”教学水平很可能要比真实的名师差,但一定高于均值。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智慧课堂系统的推行,对于初高中在校生的学习影响,至少还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结果。究竟这种新的方式,可以让学习对象学得更加扎实,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还是说使学生从纸书学习、纸质练习册完成作业的方式转向无纸化媒介,存在适应性障碍,学习效果不如以前,这还有待观察。但至少而言,在没有经过大规模可信实验研究的情况下,大范围推开这套智慧课堂系统,让现有的在校生直接成为事实上的实验者,程序上是有必要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