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啪"的一声,直播间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一位形象狼狈、神情激动的老人正对着镜头声嘶力竭:我有证据!

那个郭德纲,他偷了我的相声节目!

你们等着,过两天我就拿出书面证据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弹幕刷屏,这位老人似乎更加激动了:"我赵津生可是范振钰大师的弟子,决不允许有人剽窃我的东西!

你们等着瞧,我一定要为师门讨回这个公道!"

赵津生:相声界的"妖怪"人物

赵津生,一个在相声界素有"妖怪"人物之称的艺人。

他生于1957年,家乡在天津。

自小就幸运地拜入了相声大师王凤山的门下,一干就是十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的介绍下,赵津生又拜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相声祖师爷"范振钰的门下,成为范派大师的弟子。

可以说,赵津生的艺术根脉是最正宗的。

他年轻时便进入天津市曲艺团,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上世纪80年代,他就已小有名气。

进入90年代后,凭借着一手好唱功,赵津生更是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他53岁高龄,却仍能登上春晚舞台,与姜昆、戴志诚同台演出相声《和谁说相声》,可谓相声界的幸运儿。

除了说相声,赵津生还曾参演了导演杨亚洲执导的电视剧"杨光"系列。

可见,在相声界和影视圈,他都有一定的地位。

郭德纲遭指控:偷了赵津生的节目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却最近在直播中公开指责郭德纲"偷了我的相声节目"。

据赵津生亲口所言,自己手中有郭德纲偷了他节目的书面证据,不过暂时还没有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的直播中,赵津生可谓气势汹汹,对郭德纲就是怒目圆睁:"你们等着瞧,我一定要为师门讨回公道!"

面对这种激烈的指责,网友们哗然。

毕竟,郭德纲可是相声界当之无愧的"一哥",在业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赵津生,虽然也是一代宗师的徒弟,但在这场争议中却是挑衅先锋。

很快,双方的一场口水战便在网上拉开序幕。

点评赵津生:有些自说自话

在随后的直播中,赵津生对观众们的提问作了一一回应,而且言语直白,毫不客气。

比如,有人问他跟姜昆现在还有联系吗?

赵津生说:"有啊,必须得有联系,那可是我的恩人啊。"

另一位网友则问他,为什么当年师父范振钰和高英培不合作了?

对此,赵津生唠唠叨叨地说:"这可是老人家的事儿,我们哪儿掺和得了,掺和那事干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很多网友都说,赵津生在直播中时常自说自话,有时根本就没有回答问题的意思。

不过,正是这份率真和豪放,也构成了赵津生在相声界"妖怪"人物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被问到是否认识王惠的父亲时,赵津生就信口开河地说:"我哪认识啊,我可是脸盲,有时候上周刚见过人,我就忘了长啥样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津生这场直播可谓将郭德纲指控为剽窃的事件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很多网友都在弹幕上表示,要"看热闹"了,还有人则嘲讽赵津生是"骗经费去练嗓子了"。

不过,大多数人都表示,对于赵津生说有书面证据一事持观望态度。

毕竟,偷师徒兄弟的东西,在相声圈是一种严重的不道德行为,如被证实,那确实会在圈内造成很大影响。

郭德纲的低级错误:常识也出洋相

与此同时,郭德纲最近也因为一个低级的错误在网上引起了诸多非议。

原来,在前阵子的一档节目中,郭德纲在解说一个常见成语"图穷匕见"时,竟然读错了"见"这个字。

这在观众看来,实在是一个??小错误,大家不禁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郭德纲平时在节目中自诩文化水平颇高,常常摆出一副博学多才的嘴脸。

如今,连个多音字都读不好,让不少网友认为他的"装模作样"已经露了馅儿。

更有甚者,一些自媒体和郭德纲的铁杆粉丝居然开始为他的低级错误狡辩,说什么"多音字随便读"、"只有死读书的人才会在意"等等。

这种捂耳盗铃的做法,引起了更多人的不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表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尤其是自诩教育之人,郭德纲理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基本的常识水准,不能被粉丝们过度包庇。

师徒反目:不绝于相声界的"潜规则"

如果说,郭德纲的常识性错误只是一个小错当笑话看看,那么师徒反目、剽窃徒弟的行为,就要严重得多了。

在相声界,这种"潜规则"似乎从来都没断过。

从历史上看,师徒反目、抄袭辈分低者的作品的事情层出不穷。

比如清朝时期,著名相声大师张四占就曾屡次斥责自己的徒弟包丁杂剌子乱抄他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气愤地说:"你就是前年偷了我的戏词,转手就让人拿着挂号卖了。"

可见,即便在几百年前的相声圈,师徒反目、抄袭的事情也已是旧习难改。

进入近现代,这股剽窃门风更是无孔不入。

比如赵津生和郭德纲的恩怨,其实并非头一遭。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另一位德高望重的相声大师常贵田,就曾公开指责郭德纲剽窃了他的戏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指责,郭德纲却避而不谈。

但在内行人看来,他确实借鉴过常贵田的一些作品。

只不过,作为传统艺术,借鉴和抄袭的界限往往很难界定。

总的来看,赵津生和郭德纲之间的这场口水战,其实折射出了相声界一个根深蒂固的乱象:经常发生师徒反目和借鉴过渡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清朝时期,直到今天,这种乱象依然没有根治。

而郭德纲在常识性问题上的低级错误,以及一些"捂耳盗铺"式护短的做法,也让人不免对这位"一哥"的智慧和操守产生了质疑。

结语:

相声一向被冠以"小生小戏的大学问"之美誉。

它不仅要讲求技艺,更需要扎实的文化功底。

然而,一些低级错误和乱象,无疑给相声这门古老艺术抹了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赵津生和郭德纲这场争议,可能并非非黑即白。

大师之间的借鉴、互相影响,从来都在所难免。

只希望,在未来,这种乱象能得到遏制,让相声这门艺术重拾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