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本期话题,乌克兰对俄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武装组织趁机侵入俄边境。瑞典正式加入北约,俄战略环境再遭挤压,普京称已做好核战准备,中方回应来了。

近日,俄罗斯多地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国防部12日称,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等地共摧毁了乌军25架无人机,并且还在别尔哥罗德州上空击落了一枚“圆点U”导弹和八枚火箭弹,挫败了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攻击行动。与此同时,俄罗斯反政府武装与乌克兰武装组织,趁机侵入俄边境地区。

图为俄罗斯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罗斯志愿军

据悉,三支反政府武装“自由军团”、“志愿军”以及“西伯利亚营”分别对俄两个边境地区,库尔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发起了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随着俄军的撤离,“志愿军”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州的城镇洛佐瓦鲁德卡,“自由军团”则完全控制了库尔斯克州蒂特金诺村。另外,俄罗斯国防部称,除了俄本土的反政府武装外,还有乌克兰的武装组织也参与了此次行动。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试图从43个方向入侵俄别尔哥罗德州,但都被俄军击退了。

很显然,乌克兰军队和这些武装组织选择在此时对俄发动袭击,很明显是“有意而为”,因为俄罗斯国内即将面临大选,此举可能是为了颠覆普京政权,或为了减轻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压力。目前,俄罗斯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因为不仅要面对反政府武装的侵袭,而且还要面对瑞典加入北约,以及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压力。

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于3月7日向北约文件保管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递交了一份瑞典正式加入北约的文件,此举标志着瑞典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第32个北约成员国。自拿破仑战争终结之初,瑞典就确立了其中立国的身份,并且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坚持了这一立场。冷战结束之后,瑞典的中立策略演变为军事不结盟,至今已超过两个世纪未参与任何冲突。不过,随着此次入约,也意味着瑞典维持200多年的中立或军事不结盟地位的终结,并且也对其自身和俄罗斯及整个欧洲的安全局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战略缓冲空间。芬兰在2023年成为北约成员国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接触线陡增一倍,现在瑞典的加入进一步加强了北约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瑞典位于波罗的海中部的哥特兰岛,直接扼住了俄罗斯前出波罗的海的“咽喉”,因为它可以有效监控从圣彼得堡出发的船只和舰队。作为回应,俄罗斯采取了军事调整措施,普京下令将西部军区一分为二,重建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军区,以强化对抗北约在波罗的海和西部方向的军事压力。同时,俄罗斯在其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的导弹系统也对瑞典构成威胁,距离瑞典仅300公里,这也意味着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图为北约国家军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北约国家军演

其次,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过程预计会经历一段持续的敏感时期。尽管这两个国家与北约在军事技术和防务政策方面有着较高的相似度,并且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通过与北约的一系列合作,双方在军备建设、军队部署、武器互操性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但要完全融入北约的作战和指挥体系仍需做出结构性的调整。包括国防规划体系的整合、部队指挥结构的优化以及防务预算的大幅增长。瑞典已经承诺到2024年将其军费提升至GDP的百分之二,这一增长将用于支持乌克兰、补充弹药储备和应对经济压力。因此,这两国的军队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北约的“即时资产”。

并且随着芬兰和瑞典向北约靠拢,北约的情报、指挥和训练体系的深度介入将不可避免,这可能造成俄罗斯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从增兵、增加巡逻活动到部署重型武器甚至核武器,这些都可能成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新的紧张点。在这个过程中,芬兰和瑞典的国防政策将面临重大考验,同时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图为乌总统泽连斯基与美总统拜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乌总统泽连斯基与美总统拜登

最后,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决定可能会加剧俄乌冲突的不稳定性。在乌克兰反攻受挫和美国对乌军援“卡壳”影响下,欧洲各国正在激烈讨论如何进一步援乌,以及北约是否应该直接介入冲突。捷克方面拼凑“援乌炮弹联盟”、德国内部关于是否向乌克兰供应“金牛座”巡航导弹的争议,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北约出兵议题,都反映了欧洲对俄罗斯军事行动持续进行的担忧。虽然芬兰和瑞典的加入增强了欧洲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能力,但这一举动同样有可能促使俄罗斯加快和扩大其战略优势的步伐。

图为俄总统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俄总统普京

俄总统普京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强势回应称,俄方已从军事和技术角度对核战争做好了准备,俄方一直对此保持战备状态。普京还强调,面对北约不断的脚踩“红线”和拱火的行为,俄罗斯有权动用,也准备动用核武器来快速结束这场战争。他还警告西方国家,若美国向乌克兰派兵,这将被视为战争的重大升级。普京的这番表态,意在向西方展示其坚定立场,表明俄罗斯将不惜采用所有必要手段,来应对对其构成的任何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普京的核言论时,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但强调了五核国领导人关于避免核战争的共识,即核战争没有赢家,应当避免。汪文斌还重申了中国的立场,即所有核武器国家应坚持共同安全的理念,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中方呼吁各方采取实际行动缓和局势,这表明中国对于核武器国家的行动持有谨慎态度,并希望避免任何可能导致紧张升级的举措。

总的来说,面对国际局势的紧张,中国的回应仍保持着倡导和平共处、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并强调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外交政策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谐是最宝贵的,借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名言“和为贵”来总结中国的立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理念。